返回 赤潮覆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3章 政治(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却深吸口气,神色沉静而目光如炬。他深知这一议题关系到整个中华未来的政治走向,必须予以彻底澄清,他伸开双臂,向下压了压,止住了百姓们渐渐汹涌的起哄声,这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朗而坚定,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谢公此论,可谓大为错谬,还政于民,不是民智发达之果,而是开启民智之因!若谓民智未开故不可还政于民,则犹谓婴儿未生故不可哺乳,实为本末倒置之见。”

    nbsp黄宗羲直视谢文洊,话锋一转,询问道:“谢公,你可知红营于村寨之中施行的豆选之制?”

    nbsp“老夫也不是只会闭门读书之人,自然知晓!”谢文洊凝眉答道:“村寨之中,田兵兵训由红营委任,村长则由村民自选,多以豆选形式,百姓投豆于诸多候选人中择一人就任。”

    nbsp“豆选之制,乃是红营最早的‘还政于民之尝试,诸位应该也有听闻,红营的侯掌营,最早也是靠这豆选之制,由全军将士选举上去的!”黄宗羲淡淡的笑着,语气很是平静,仿佛只是为台上台下的百姓士人们拆解这豆选制的内情:“但诸位不知道的是,如今通行于红营治下的豆选之制,与最早的豆选制,已有很大的差异。”

    nbsp“比如,盛豆之碗,早期之时大多是盛以清水,但如今则常在碗底铺上棉花、布帛等物,何哉?盛以清水是为消音,让候选之人无法听到投豆之声响,然则在村寨豆选的实践之中,却发现有村民故意大力投掷以引动水声,清水消音不佳,便有自发于碗底铺以棉絮,消音效果更佳,逐渐便推行于整个红营治下。”

    nbsp“再比如,盛豆之碗需要上盖纸张,烫以小孔,村民豆选之时,将豆从孔中投入,为何要如此?是因为有的村子发现豆选之时,村民往往有从众之心,谁人碗中豆多,就愈发的会去给那人投豆,所以便自发在碗上盖纸,以防止前面村民投在碗中豆的多或少可能诱导后面村民的投向。”

    nbsp“还有,如今豆选之时,皆由选委会现场为‘票豆涂色,然后一齐发放给村民,为何会有此等定规?是因为以前有候选人舞弊作伪,事先拉拢村民或叮嘱家人,从自家带豆,以增票数,于是村民共议,定下此涂色和统一分发之法,然后亦如前例,推广于整个红营治下。”

    nbsp“豆选之制发展至今,大多的条框定规、种种创制,非由上官指示,非出士人谋划,皆出自参与豆选之普通民众,这些改进,皆出自寻常百姓之智慧.......”黄宗羲猛然转身,双目紧盯面色微变的谢文洊,目光锐利如刃:“谢公,某的意思,你听明白了吗?红营在‘还政于民的实践之中,从来就没有等待过所谓‘民智成熟!”

    nbsp“红营的‘还政于民,和万民的‘民智成熟,从石含山建制开始,就是同步进行、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

    喜欢。

第1073章 政治(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