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蚜虫与瓢虫的生存博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南阳淅川县九重镇的这片麦田里,陈雨薇和她的昆虫组同学们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启蒙。
nbsp三个月来,这群年轻人从最初连蚜虫和瓢虫都很多人只是在书本了解过昆虫的习性和特征,成长为能够独立完成生态调查的,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对于昆虫做出记录和分析。
nbsp这当中的第一个月,简直是所有人的摸索与挫折。
nbsp刚开始调查时,昆虫小组组员王若寻因为不会使用吸虫器,一不小心把样本喷得满脸都是,小姑娘不光哭的伤心,由于接受不了虫子喷到了脸上,香胰子被她洗掉了一半,还觉得难受,方稷看到这些也不苛责,这都是将来的农业有生力量,只有这些孩子真正成长起来,才能给农业带来更广阔的未来。
nbsp34;教授,我们这样手动计数真的科学吗?34;陈雨薇曾忐忑地问方稷。
nbsp方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着他们做了一次实验:同一块田,分别用吸虫器法和目测法调查,结果发现两种方法的数据趋势完全一致。
nbsp34;科学不能光唯工具论,34;方稷笑着说,34;关键是方法要科学,而不仅是设备要高级。34;
nbsp田野科研首先要学会用眼睛观察,用头脑思考,使用科技和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原始的方式也不能完全舍弃,如果人类完全遗忘了最初的农业形式,将来有一天没有设备以后该怎么办?
nbsp随着调查的深入,同学们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
nbsp昆虫小组组员张立新最先注意到,瓢虫特别喜欢在清晨时分聚集在油菜叶背面34;开会34;。小陈则发现,下雨前蚜虫会大量繁殖,34;好像知道雨水会冲刷掉天敌的气味线索34;。
nbsp陈雨薇带着组员们连续蹲守田间,终于明确了蚜虫瓢虫种群动态的关键规律:
nbsp34;蚜虫数量在达到每百株200时,瓢虫开始大量聚集;当蚜虫达到500时,瓢虫的捕食效率最高;超过800时,就必须加入人工干预了。34;
nbsp这个发现让方稷都感到惊喜:34;这是很有价值的实践数据!34;
nbsp为了更直观地展示研究成果,陈雨薇决定手绘一幅蚜虫瓢虫种群动态图。她托她爸爸给她寄来了找来大幅绘图纸,用彩色铅笔,找个同组里几个有绘画功底的小姐妹,细致地绘制起来。
nbsp图纸的左上角标注着调查时间、地点和气象条件。横坐标是日期,纵坐标是虫口数量。她用红色线条表示蚜虫种群动态,黑色线条表示瓢虫数量变化,还用不同颜色的标注记录下关键现象:
nbsp34;4月15日,阴天小雨,19nbsp°,微风,蚜虫数量骤增。34;
nbsp34;4月20日,晴天气温回升,22°,无风,瓢虫开始产卵。34;
nbsp34;5月5日,阴转晴,23°,上午无风,下午4级风,油菜开花,蚜虫活跃34;
nbsp在图纸的空白处,她细心地画上了蚜虫和瓢虫的生态图,标注了各虫态的特征和识别要点。
nbsp34;这里要
第316章 蚜虫与瓢虫的生存博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