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林晚棠千面惊鸿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1章 棠心照万代,鸿志守山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突然想起萧砚礼曾说过的话:“真正的守护,不是靠武力,而是靠人心。人心齐,山河定,太平才能长久。”

    nbsp次日清晨,林念棠告别左贤王,准备返回漠北军营。孩子们拿着自己画的画,送给林念棠作纪念,画纸上满是和平的景象——鹤在天上飞,兰草在地上长,“和平道”上的商队络绎不绝。林念棠将画小心收好,翻身上马,朝着漠北的方向驶去。

    nbsp回到军营后,林念棠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沈玉薇。沈玉薇的身体比去年好了许多,正坐在窗前修剪兰草。看到林念棠,她笑着招手:“念棠,你回来得正好,西域的使者送来了‘和平兰的开花报告,你快看看。”

    nbsp林念棠接过报告,上面详细记录了西域各地“和平兰”的生长情况,还附着几张画——画中的“和平兰”开得格外鲜艳,花瓣上的银边、雪顶、素心清晰可见。“太好了!”他高兴地说,“等夏天兰草盛开,我们可以在‘和平道旁举办一场‘兰草展,让三地的百姓都来看看这象征和平的花。”

    nbsp沈玉薇点头,眼中满是赞同:“我已经让人去准备了,还邀请了苏清月和萧砚礼来参加。到时候,我们还要把林晚棠的《兰石图》带来,让更多人知道她的故事。”

    nbsp接下来的日子,林念棠开始忙碌于“兰草展”的筹备。他派人前往西域和北狄,邀请两地的百姓前来参战;同时,他还组织士兵在“和平道”旁搭建展台,布置兰草圃;此外,他还亲自撰写了一份关于林晚棠事迹的文稿,准备刻在展台上,让更多人了解这位用生命守护和平的女子。

    nbsp初夏的一天,林念棠正在驿站布置展台,突然看到一队熟悉的身影——萧砚礼和苏清月带着惊鸿阁的新弟子来了。苏清月刚下车,就捧着一盆兰草走过来:“念棠,你看,这是‘和平兰的新品种,我给它取名叫‘棠心兰,花瓣的形状像一颗心,象征着林晚棠的初心。”

    nbsp林念棠接过兰草,仔细观察着,花瓣的中心是淡淡的粉色,边缘泛着银白,确实像一颗跳动的心。“太好了!”他笑着说,“我们把这盆‘棠心兰放在展台的中央,让它成为‘兰草展的象征。”

    nbsp萧砚礼则走到展台旁,看着林念棠撰写的文稿,眼中满是欣慰:“写得好!晚棠的故事,就该让更多人知道,让她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nbsp“兰草展”举办的那天,天气格外晴朗。“和平道”旁的展台上,摆满了各地送来的兰草,有“银边兰”“雪顶兰”“素心兰”,还有最新培育的“棠心兰”。三地的百姓穿着节日的盛装,在展台间穿梭,欣赏着美丽的兰草,听着林晚棠的故事。

    nbsp林念棠站在展台中央,捧着林晚棠的《兰石图》,向百姓们讲述着当年的故事:“林晚棠姐姐当年在太湖围剿水匪,在漠北抵御北狄,为了守护和平,她不惜牺牲自己。她留下的,不仅是这幅《兰石图》,更是‘棠承鹤志的精神,是守护天下太平的信念。”

    nbsp百姓们听得格外认真,有的眼中泛起泪光,有的默默点头。一位白发苍苍的西域老人走上前,对着《兰石图》深深鞠躬:“林晚棠姑娘是英雄,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我们会永远记住她,永远守护这份和平。”

    nbsp“对!永远守护和平!”百姓们齐声呐喊,声音响彻草原。

    nbsp林念棠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坚定。他知道,林晚棠的精神,已经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在每一个百姓的心中。这份精神,会像“和平兰”一样,一年年开花,一代代传承,永远不会消散。

    nbsp“兰草展”结束后,萧砚礼和苏清月准备返回青云山。临行前,萧砚礼将一本新修订的《惊鸿阁志》递给林念棠:“这是最新修订的版本,里面增加了你这几年的事迹,还有‘和平道‘兰草展的记录。我希望,将来会有更多人看到这本书,知道我们是如何守护这片土地的。”

    nbsp林念棠接过《惊鸿阁志》,郑重地说:“萧爷爷,您放心,我会好好珍藏这本书,也会继续守护这片土地,让‘棠承鹤志的精神永远传下去。”

    nbsp送走萧砚礼和苏清月后,林念棠来到林晚棠的墓前,将那盆“棠心兰”放在墓旁,轻声说道:“林姐姐,‘兰草展办得很成功,百姓们都知道了你的故事,都在为你骄傲。你看,这盆‘棠心兰多好看,它象征着你的初心,也象征着我们对和平的守护。”

    nbsp微风拂过,“棠心兰”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他的话语。林念棠站在墓前,望着远方的“和平道”,望着道旁的兰草,望着三地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心中满是平静。

    nbsp他知道,守护和平的道路还很长,但只要有“棠心”照万代,有“鸿志”守山河,有一代又一代传承者的努力,这份太平就会永远延续下去,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永远在和平的阳光下,幸福地生活。

    nbsp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墓前的“棠心兰”上,也洒在林念棠的身上。他握紧手中的《惊鸿阁志》,转身朝着军营走去。他的身影在余晖中渐渐拉长,与“和平道”、兰草、墓碑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棠心照万代,鸿志守山河”的永恒画卷。

    喜欢。

第471章 棠心照万代,鸿志守山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