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鸿篇终章 棠韵永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漠北的初夏,“和平道”旁的“棠心兰”开得正盛,淡粉的花瓣裹着银白的边,风一吹,满道都是清雅的香气。林念棠身着青衫,牵着那匹陪伴多年的西域千里马,缓步走在道上——今日,他要去青云山,将这些年记录的“守护笔记”交给萧砚礼,也算是给这段跨越十余年的守护之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点。
nbsp马蹄踏过青石板,溅起细碎的草屑。林念棠望着道旁的驿站,每个驿站前的“棠兰共生”石碑都被百姓擦拭得锃亮,石碑旁的“和平兰”长势喜人,有的还挂着北狄孩童系的彩色哈达、西域姑娘绣的兰草香囊。他想起十年前初到漠北时,这里还是战火纷飞的模样,如今却成了三地百姓安居乐业的乐土,心中满是感慨。
nbsp行至江南地界,远远看到苏州城的轮廓。城门口,几个孩童正围着一位老者听故事,老者手中捧着一本线装书,封面上写着“林晚棠传”。林念棠勒住马,驻足聆听——老者正讲着林晚棠当年在太湖底破解机关、找回名册的事迹,孩童们听得入迷,眼中满是崇拜。
nbsp“老爷爷,林晚棠姐姐后来真的守护了天下太平吗?”一个孩童问道。
nbsp老者笑着点头,指向远方的“和平道”方向:“当然啦!你看,现在漠北、西域、北狄的百姓都能一起做生意、读书,这都是林晚棠姐姐和林念棠统领努力的结果啊!”
nbsp林念棠心中一暖,悄悄从马背上取下一包从漠北带来的奶糖,放在孩童们身旁,转身继续前行。他知道,林晚棠的故事,早已不再是江湖中的传说,而是刻在百姓心中的“太平印记”。
nbsp抵达青云山时,已是黄昏。惊鸿阁的弟子们早已在山门前等候,为首的正是当年那个喜欢机关术的小羽——如今,他已是“晚棠堂”的新任堂主,能独立设计出比林晚棠当年更精妙的机关陷阱。
nbsp“林师兄!”小羽快步上前,接过林念棠手中的马绳,“萧爷爷和苏姑姑在‘晚棠堂等您呢,还特意备了您爱吃的桂花糕。”
nbsp林念棠笑着点头,跟着小羽走进惊鸿阁。“晚棠堂”的窗前,那盆苏清月当年种下的银边兰依旧繁茂,案上摆着一本翻开的《惊鸿阁志》,最新一页上贴着一张“和平道”的图纸,旁边还有萧砚礼的批注:“棠志传承,天下归心。”
nbsp萧砚礼和苏清月坐在案旁,见林念棠进来,纷纷起身。苏清月端来一盘桂花糕,笑着说:“念棠,这是我按照当年的方子做的,你快尝尝,还是不是以前的味道。”
nbsp林念棠拿起一块桂花糕,入口清甜,一如十年前的滋味。他从怀中掏出“守护笔记”,递到萧砚礼面前:“萧爷爷,这是我这十年在漠北的记录,里面记着三地百姓的心愿,还有‘和平道‘兰草展的始末,现在交给您,也算是完成了当年的承诺。”
nbsp萧砚礼接过笔记,轻轻翻开。笔记的第一页,贴着一张林晚棠的肖像,是当年苏清月亲手画的;最后一页,画着一幅“三地共庆图”,漠北的牧民、西域的商人、北狄的孩童围坐在一起,中间摆着一盆盛开的“棠心兰”。
nbsp“好,好啊!”萧砚礼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晚棠若泉下有知,定会为你骄傲。你不仅守住了她的志,还延续了她的心,让太平真正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nbsp苏清月走到林念棠身边,递给他一枚新的玉佩——这枚玉佩是用青云山的玉石雕刻的,一面是鹤纹,一面是兰草纹,中间刻着“棠韵永流”四个字。“这是我和你萧爷爷给你做的,算是对你这十年守护的认可。以后,无论你在哪里,看到这枚玉佩,就知道惊鸿阁永远是你的后盾。”
nbsp林念棠接过玉佩,紧紧握在手中,眼中泛起泪光:“多谢萧爷爷,多谢苏姑姑。若不是你们的教导,我走不到今天。”
 
第472章 鸿篇终章 棠韵永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