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代风云五千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9集:奇袭粮道[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汾水奇袭

    nbsp暮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粗布,缓缓罩住汾水两岸。秦军千人小队的甲胄在残阳下泛着冷光,队长赵贲勒住马,目光扫过面前的浅滩——滩上的鹅卵石被水流磨得光滑,水面只及腰腹,正是王翦与蒙恬所说的路径。

    nbsp“都把甲胄束紧,兵器裹好,别溅起太多水花!”赵贲压低声音,喉结在夜色里滚动。他身后,千名士卒默契地俯身,将长戟斜背在身后,弩箭匣紧紧贴住腰侧。水流过脚踝时带着凉意,却没人发出一声抱怨——三天前在大营,商鞅亲自将令牌交给他,只说了一句“信那两个少年,更信你们”,这话像火炭似的焐在每个人心里。

    nbsp队伍行至浅滩中央,忽然有只夜鸟从芦苇丛里惊飞,赵贲立刻抬手示意停下。他侧耳听了听,只有水流哗哗声,才又挥手继续前行。半个时辰后,所有人终于踏上对岸,衣甲都湿透了,贴在身上沉甸甸的。赵贲指着不远处的密林:“按计划,林中扎营,轮流值守,谁也不许生火!”

    nbsp密林里枯枝败叶铺了厚厚的一层,士卒们找了背风的土坡,互相靠着休息。值夜的士兵握着弩,眼睛盯着汾水方向,连眨眼都格外谨慎。这三天里,他们就像一群蛰伏的狼,白天躲在林中,只派两个斥候出去探查粮道动静,晚上借着月光擦拭兵器,一遍遍演练突袭的阵型——没人敢怠慢,他们都知道,这是秦国收复河西的关键一步,若败了,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连大营里盼着粮道断绝的五万秦军,都会陷入困境。

    nbsp第三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斥候就喘着气跑回密林:“报!魏人的粮车来了,约莫有百辆,护兵不过三百人!”

    nbsp赵贲猛地站起身,甲胄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立刻召集百将:“弩兵在前,列三排,待粮车进入射程,听我号令齐射;长戟兵分两队,从左右两翼包抄,别让一个魏兵跑了!”士卒们迅速列阵,弩箭上弦,长戟斜指,连呼吸都放轻了。

    nbsp没过多久,远处就传来车轮碾地的“吱呀”声,还夹杂着魏兵的谈笑声。“听说秦兵还在少梁城下死磕,咱们这粮车送到,龙贾将军定有重赏!”“那是,秦人本就是蛮夷,哪打得过咱们魏军……”

    nbsp话音刚落,赵贲的剑就指向了天空:“射!”

    nbsp三排弩箭像黑云般掠过半空,魏兵还没反应过来,就有人中箭倒地。粮车旁的魏兵慌了神,有的想拔刀抵抗,有的转身就想跑,可左右两翼的长戟兵已经冲了出来,长戟横扫,将逃跑的魏兵绊倒在地。“降者不杀!”秦军士卒的呐喊声在林间回荡,魏兵本就没什么斗志,见秦军来势汹汹,纷纷扔下兵器跪地求饶。

    nbsp赵贲没理会俘虏,立刻下令:“留五十人看押俘虏,其余人,烧粮车!”士卒们拿出火折子,往粮车上的干草堆里一扔,火苗瞬间窜了起来。风助火势,很快就把粮车烧得噼啪作响,浓烟滚滚,连汾水对岸都能看见。

    nbsp“还有些没装车的粟米,要不要带走?”一个百将问道。赵贲看了看天色,摇头道:“来不及了,魏人说不定会派援兵,咱们先把俘虏和缴获的粮草带回大营!”

    nbsp队伍押着俘虏,扛着缴获的粟米,沿着原路返回。走在浅滩上时,阳光已经升得很高,照在秦军士卒的脸上,每个人都带着笑意——他们不仅完成了任务,还没折损几个人。赵贲看着身后的队伍,忽然想起出发前,那两个不过十三四岁的少年——王翦红着脸,把画着浅滩地

第509集:奇袭粮道[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