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集:少年献策[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汾水策
nbsp烛火在青铜灯盏里跳动,将营帐内的阴影拉得忽长忽短。商鞅身着玄色锦袍,指节分明的手按在摊开的羊皮地图上,指尖停在汾水蜿蜒的曲线旁。帐内列坐的十余名秦军将领,皆身着铠甲,甲片碰撞的轻响混着呼吸声,压得空气都有些凝滞。
nbsp“魏人粮道主力藏于汾水西岸的鹰嘴崖,据探马来报,龙贾派了三千锐卒驻守,营寨外还挖了三道壕沟,架着绞车弩,硬闯绝无胜算。”左军都尉公孙壮粗声说道,手掌在地图上重重一拍,“若不能断其粮道,我军围攻少梁已逾十日,军中存粮只够支撑五日,再拖下去……”
nbsp话未说完,帐帘被轻轻掀开,一阵冷风裹着沙尘钻进来,烛火猛地晃了晃。两个少年捧着一捆竹简走进来,走在前面的蒙恬身量稍高,玄色短打外罩着件半旧的铠甲,眉眼间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锐气;身后的王翦稍矮些,双手紧紧攥着竹简边缘,指腹因用力而泛白,额角还沾着未擦净的汗渍。
nbsp二人是来送前方哨所的巡营文书,刚走到帐中,便听见公孙壮的话。王翦脚步一顿,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地图上的汾水标记,耳尖动了动,将将领们的议论尽数听在耳中——有人说要派死士夜袭,有人说要假意攻城引开守军,却都被一一驳回,帐内的气氛越发沉闷。
nbsp“我曾随父去过汾水。”
nbsp突兀的少年声打破了沉寂,帐内瞬间安静下来。王翦自己也愣了愣,意识到自己脱口而出时,脸颊瞬间涨红,却还是攥紧了竹简,抬头看向商鞅,声音虽有些发颤,却格外清晰:“去年我随父亲去汾水东岸巡查,见过一处浅滩,就在鹰嘴崖下游三十里处。汛期过后,那里的水只到腰间,骑兵都能涉水而过,若从那里绕过去,正好能避开鹰嘴崖的守军。”
nbsp蒙恬猛地转头看了王翦一眼,随即上前一步,补充道:“我也听父亲提过那处浅滩!浅滩东侧有片松树林,林深且密,能藏下上千人。魏人粮车每日辰时会从上游驶来,若我军提前在林中设伏,待粮车进入伏击圈,前后夹击,必能一举烧毁粮车。”
nbsp话音落下,帐内先是一阵死寂,随即爆发出哄笑。公孙壮捂着肚子,指着眼前面色紧绷的两个少年:“黄口小儿懂什么军机?汾水两岸我派人查过三遍,哪来的浅滩?莫不是把水坑当成浅滩了!”
nbsp“就是!不过是跟着父辈去过两次河边,也敢在这里妄议战事?”右军都尉赵虎嗤笑一声,眼神里满是不屑,“真要是有这么好的去处,龙贾会想不到?怕不是你们两个想邀功,编出来的谎话!”
nbsp蒙恬气得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正要反驳,却见商鞅抬手止住了将领们的笑声。烛火下,商鞅的目光落在两个少年身上,眸中没有半分轻视,反而带着几分探究:“哦?你们且详细说说,那浅滩的位置如何?松树林离粮道有多远?”
nbsp王翦深吸一口气,上前两步,走到地图旁,手指轻轻点在汾水下游一处不起眼的支流处:“回商君,浅滩就在这里,紧挨着乱石坡。那里的河床都是硬土,没有淤泥,不会陷住马蹄。至于松树林,离粮道约莫两里地,林边有片芦苇荡,伏兵能顺着芦苇荡悄悄摸到粮道旁,不会被哨兵发现。”
nbsp他一边说,一边回忆起去年随父亲去汾水的情景——那日父亲指着浅滩说,此处虽不起眼,却是兵家必争之地,若日后有战事,或许能派上用场。当时他只当是父亲随口一说,没想到今日真的能用上。
nbsp蒙恬也补充道:“我还知道,魏人粮车的车轮都是用榆木做的,轮轴处没有包铁,只要用火烧,很快就能烧断。而且粮车行进时,车夫会在辰时左右停下来歇息,正好是伏击的好时机。”
nbsp商鞅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帐外:“来人,传探马!”
nbsp不多时,两名身着黑衣的探马走进帐中,单膝跪地:“参见商君!”
nbsp“你们立刻去汾水下游乱石坡一带,查探是否有浅滩与松树林,务必确认浅滩水深、树林容量,以及魏人粮车的行进时间,半个时辰内回报!”商鞅的声音沉稳有力,不带半分犹豫。
nbsp探马领命离去后,帐内的将领们面面相觑,公孙壮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被商鞅一个眼神制止。商鞅重新看向蒙恬与王翦,问道:“你们二人,为何如此确定那处浅滩可用?”
nbsp蒙恬挺直脊背,朗声道:“回商君,我父亲蒙武曾驻守汾水三年,对那里的地形了如指掌,我自小便听他讲汾水两岸的地势,绝不会错。”
nbsp王翦也道:“我父亲是军中伍长,去年带我去浅滩时,曾试过水深,还说那里的水流平缓,就算是步兵也能轻松过去。而且那片松树林十分隐蔽,外面有芦苇荡遮挡,从远处根本看不见里面有人。”
nbsp商鞅点了点头,指尖在地图上轻轻敲
第508集:少年献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