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代风云五千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3集:水利管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渠令

    nbsp咸阳城外的郑国渠边,柳梢刚沾上新绿,李伯阳就扛着铁锨往渠岸走。他腰间挂着块铜制的“水监”令牌,磨得发亮的边缘映着晨光,这是秦国新设“水衡都尉府”下发的信物,也是他这个渠长的责任凭证。

    nbsp“李渠长,早啊!”渠边田埂上,老农王二柱正弯腰收拾农具,见了他便直起身打招呼,“昨儿夜里下了场小雨,您说这渠水还用再放些不?”

    nbsp李伯阳脚步没停,伸手摸了摸渠壁的泥土:“土还潮着,今日先不放。我去前头看看闸门,前日巡查时见着闸板有些松动。”他说着加快了脚步,靴底踩过带露的青草,留下一串浅浅的印子。

    nbsp秦国自一统六国后,便在水衡都尉府下设了“渠官”“堤官”“涝官”三类官职,李伯阳是关中郑国渠沿线的渠长,管着三十里渠段,手下有五个巡查兵和二十个民夫。这官职不算高,却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去年夏天关中大旱,若不是他们及时调配渠水,沿岸千亩麦田早成了焦土。

    nbsp走到渠闸处,李伯阳果然看见西侧闸板与渠壁间裂了道指宽的缝,渠水正顺着缝隙往外渗,在闸下积了个小水洼。他蹲下身,手指探进缝隙摸了摸,眉头皱了起来:“是木楔松了,得赶紧补上,不然再渗几日,闸板该朽了。”

    nbsp他回头喊来巡查兵赵虎:“去把工具房的木楔、麻绳和桐油拿来,再叫两个民夫过来。”赵虎应了声,撒腿就往不远处的管理房跑。这管理房是去年新盖的,青砖瓦房,院里堆着修补渠堤用的沙袋、木料,墙角还立着两块石碑,刻着“水令”——上面明明白白写着“春灌之时,每日辰时开闸,申时关闸,违者罚铜半两”“渠堤左右三丈内禁种树、掘土,违者杖二十”。

    nbsp没一会儿,赵虎就带着民夫扛着工具来了。李伯阳亲自上手,先把旧木楔敲出来,再将新木楔蘸上桐油,一点点塞进缝隙,最后用麻绳缠紧。他手上的老茧磨得生疼,额角渗出汗珠,却没停下:“这闸板得好好护着,再过半个月就是春灌,到时候要是出了岔子,沿岸的麦子就完了。”

    nbsp民夫们不敢怠慢,跟着他忙活了一个时辰,总算把闸板修好了。李伯阳站起身,往渠里扔了块石子,看着水花溅起,才松了口气:“走,去下游看看淤塞情况。”

    nbsp一行人沿着渠岸往下走,越走地势越低,渠水也渐渐浑浊起来。到了张家村附近的渠段,李伯阳突然停住脚,指着水面:“你们看,水面上飘着这么多麦秆,底下肯定淤了不少泥。”

    nbsp他让人找来长杆,往渠底探了探,杆头提上来时裹满了黑泥。“至少淤了半尺深,得清淤了。”李伯阳皱着眉,“赵虎,你去张家村传个话,让村里派十个壮丁来,明日一早开始清淤。就说按水衡都尉府的规矩,参与清淤的民夫,每日给两升粟米,算作口粮。”

    nbsp赵虎刚要走,村里的里正张老栓就拄着拐杖来了。他老远就喊:“李渠长,您可是来清淤的?俺们村昨晚就商量好了,今儿就想动手,您看行不?”

    nbsp李伯阳愣了愣,随即笑了:“再好不过。只是你们可得注意,清淤时别把渠壁的夯土给挖松了,也别把淤泥堆在渠堤上,得运到离渠三丈外的地方。”

    nbsp张老栓连连点头:“您放心,俺们都记着‘水令呢!去年您给俺们讲的渠堤养护规矩,村里老人都背下来了。”他说着招手喊来十几个壮丁,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推着独轮车,热热闹闹地开始清淤。

    nbsp李伯阳在一旁盯着,时不时上前指点:“这边的泥要挖干净些,不然水流过来还会淤。”“小心点,别碰着渠边的柳树根,树根能固堤。”他看着民夫们忙碌的身影,想起三年前刚当渠长时的情景——那时候百姓还不懂养护水渠,总有人往渠里扔垃圾,还有人在渠堤上挖洞取水,他光是制止这些行为,就费了不少劲。

    nbsp后来水衡都尉府下了令,让各地渠官给百姓讲“水令”,还把“水令”刻在石碑上立在村口。李伯阳带着人挨村宣讲,告诉百姓渠水是大家的,护好水渠就是护好自家的田。时间长了,百姓们才慢慢养成了护渠的习惯,有时候见着有人往渠里扔东西,还会主动制止。

    nbsp眼看日头偏西,清淤工作也快结束了。李伯阳让人量了量清出的淤泥,足足有二十多车。他满意地点点头,刚要说话,就见赵虎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渠长,不好了!上游的孙家坡渠段,堤岸好像要塌了!”

    nbsp李伯阳心里一紧,顾不上歇口气,拔腿就往上游跑。他一边跑一边想,孙家坡那段渠堤是去年秋天修的,当时夯土夯得很实,怎么会突然要塌?难道是昨晚的雨水泡软了堤脚?

    nbsp等他跑到孙家坡,远远就看见渠堤上裂了道半尺宽的口子,渠水正从口子往外渗,堤下的土地已经湿了一大片。几个村民正拿着沙袋往口子上堵,可水势太急,沙袋扔进去就被冲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快,把车上的木料卸下来,先搭个架子挡住水流!”李伯阳大喊着冲过去,接过民夫递来的木料,和众人一起往口子上搭。他指挥着大家分成两队,一队继续搭架子,一队往架子后面填沙袋,再往沙袋上盖一层夯土。

第473集:水利管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