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代风云五千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4集:民间信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佑俺在城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保佑丫丫能好好读书……”

    nbsp赵丫丫还小,不太懂祭祖的意思,她学着大人的样子,对着牌位磕了个头,然后抬头看着供桌上的祭品,小声问赵平:“爹,祖先能吃到这些东西吗?”

    nbsp赵平摸了摸女儿的头,笑着说:“能啊,祖先能看到咱们的心意,也能吃到咱们供奉的东西。”赵丫丫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对着牌位笑了笑。

    nbsp祭祖仪式结束后,族人们按照习俗,在祠堂外面摆起了宴席。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菜,喝着酒,聊着家常。赵平跟族人说起城里的新鲜事,赵丫丫则和几个小伙伴在旁边追着玩。

    nbsp赵伯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洋洋的。他知道,祭祖不只是为了祈求保佑,更是为了让族人团聚在一起,让大家记住自己的根,记住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不管走多远,都不会忘了本。

    nbsp就在大家吃得正热闹的时候,阿芷突然走了过来。她手里挎着个竹篮,里面放着些自己做的糕点。“赵伯,各位乡亲,”阿芷笑着说,“听说你们今日祭祖,我做了些糕点,过来给大家尝尝。”

    nbsp赵伯赶紧站起来,接过竹篮,“阿芷姑娘,谢谢你啊。快坐,一起吃点。”阿芷也不客气,在旁边找了个空位坐下。

    nbsp“阿芷姑娘,你一个人守着河神祠,祭祖的时候,有没有给你的父母拜一拜?”张氏看着阿芷,有些心疼地问。

    nbsp阿芷点点头,“我爹娘的牌位在神祠后面的小屋里,我昨天已经拜过了。我跟爹娘说,我现在过得很好,神祠里的人都很照顾我,让他们放心。”

    nbsp赵伯听着,心里叹了口气。阿芷是个苦命的姑娘,却一直这么乐观。他夹了块鸡肉放在阿芷碗里,“多吃点,补补身子。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就跟咱们说。”

    nbsp阿芷笑着说了声谢谢,拿起筷子吃了起来。祠堂外面,阳光正好,风吹过院子里的老槐树,叶子沙沙作响。赵伯看着眼前的族人,看着阿芷,心里觉得踏实——有祖先保佑,有邻里互助,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第三章nbsp山神祭

    nbsp秋收过后,村里的人都忙着晾晒粮食,准备过冬的物资。赵伯看着自家粮仓里满满的粟米,心里乐开了花——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好太多,这都是河神和祖先保佑的结果。

    nbsp就在这时,村里的信使突然来了,说山上的猎户们要举办山神祭,邀请村里的人都去参加。山神祭是秦国山区的习俗,每年秋收后,猎户们都会祭拜山神,感谢山神赐予猎物,也祈求来年打猎顺利,不遇到危险。

    nbsp赵伯心里一动,他还从来没参加过山神祭。狗蛋听说要去山上,兴奋得直嚷嚷,赵平也说想跟着去看看,于是一家人收拾了些干粮和水,跟着信使往山里走。

    nbsp山路崎岖,走了约莫两个时辰,才到了猎户们的聚集地——一个叫“黑石寨”的山寨。山寨里炊烟袅袅,猎户们穿着兽皮做成的衣服,正在忙着搭建祭台。祭台用石头垒成,上面铺着松枝,中间放着一尊用木头雕刻的山神像,山神手持弓箭,威风凛凛。

    nbsp“赵伯,你们来啦!”一个身材高大的猎户迎了上来,他叫石勇,是黑石寨的寨主。石勇和赵伯认识,去年赵伯去山上砍柴,不小心崴了脚,还是石勇把他送回了家。

    nbsp赵伯笑着点点头,“石寨主,俺们来看看山神祭,也沾沾山神的福气。”

    nbsp石勇领着他们走到山寨中间的空地上,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附近村里的百姓,也有其他山寨的猎户。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烤肉,喝着米酒,聊着天。

    nbsp狗蛋跑到旁边,看着猎户们展示的猎物——有鹿、有野兔,还有一只很大的野猪这野猪好大啊!”狗蛋指着野猪,眼睛都看直了。

    nbsp石勇笑着说:“这是俺们前几天打的,特意留着,等山神祭的时候当祭品。山神保佑咱们,让咱们打到这么多猎物,咱们也得好好感谢山神。”

    nbsp太阳渐渐西斜,山神祭开始了。石勇穿着一身特制的兽皮礼服,手里拿着一根用兽骨做成的权杖,走到祭台前。他先是对着山神像拜了三拜,然后高声说道:“山神在上,今日俺们黑石寨,还有各位乡亲,来给您祭拜。感谢您这一年来,赐予咱们猎物,保佑咱们打猎平安。求您来年继续保佑,让咱们有吃有穿,平平安安!”

    nbsp说完,石勇示意两个猎户把那只野猪抬到祭台前。野猪已经被处理干净,猎户们在野猪身上撒了些香料,然后点燃了祭台前的篝火。

    nbsp“拜山神喽!”随着石勇的一声喊,众人纷纷站起来,对着山神像拜了三拜。赵伯也跟着拜,他看着篝火跳动的火焰,心里想着:山神保佑猎户们,河神保佑百姓们,农神保佑庄稼,还有祖先保佑家族,正是这些神灵和祖先,护着咱们秦国的百姓,让咱们能好好过日子。

    nbsp祭拜结束后,猎户们开始表演狩猎舞。他们穿着兽皮,戴着兽头面具,手里拿着弓箭,跟着鼓声的节奏,模仿着打猎的动作。鼓声震天,舞姿刚劲有力,看得众人连连叫好。

    nbsp赵丫丫看得入了迷,跟着鼓声的节奏,小身子也晃了起来。张氏笑着拉着她的手,一起跟着节奏晃动。赵平则和石勇聊起了天,问他山上的情况,猎户们平日里的生活。

    nbsp夜深了,篝火依旧在燃烧。赵伯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感慨万千。他想起阿芷说的话,民间信仰不分大小,只要心诚,神灵就会保佑。不管是河神、农神、山神,还是祖先,都是百姓们的精神寄托,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nbsp第二天一早,赵伯一家人准备下山。石勇送他们到山寨门口,还送给他们一块野猪肉。“赵伯,有空常来山上玩。”石勇笑着说。

    nbsp赵伯接过野猪肉,点点头,“谢谢石寨主。也祝你们来年打猎顺利,平平安安。”

    nbsp走在下山的路上,狗蛋还在兴奋地说着昨晚的狩猎舞,赵丫丫则拿着石勇给她的小兽骨,开心地把玩着。赵伯看着两个孩子,又看了看远处的山和近处的田,心里觉得无比踏实。

    nbsp他知道,秦国的民间信仰,就像这山上的树,田里的庄稼,深深扎根在百姓的心里。这些信仰,不只是简单的祭拜,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让百姓们团结在一起,努力生活,向往美好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也会像渭水的水流一样,一代代地传下去,支撑着秦国的百姓,走向更好的日子。

    nbsp第四章nbsp神祠风波

    nbsp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冬天。咸阳城里下起了雪,村里的人都躲在家里,烤着炭火,整理着过冬的衣物。赵伯坐在炕上,翻看着家里的账本,心里盘算着来年春天要种些什么庄稼。

    nbsp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赵伯放下账本,起身去开门。门口站着的是阿芷,她身上落了层雪,脸色有些苍白。

    nbsp“阿芷姑娘,快进来,外面冷!”赵伯赶紧把阿芷让进屋里,张氏连忙给她递上一杯热水。

    nbsp阿芷捧着热水,暖了暖手,才开口说:“赵伯,张婶,俺是来求你们帮忙的。昨天,城里来了几个官差,说要把渭水神祠拆了,建一座新的官庙。”

    nbsp“什么?拆神祠?”赵伯一下子站了起来,手里的账本掉在炕上,“那神祠是咱们百姓自己建的,供奉河神的地方,他们凭啥拆?”

    nbsp阿芷眼圈红了,“官差说,现在秦国要统一祭祀,只能拜官方指定的神灵,民间的神祠都要拆了。俺跟他们说,神祠是大伙的念想,可他们不听,还说要是俺们不拆,他们就派人来强拆。”

    nbsp赵平也皱起了眉头,“这官差也太不讲理了。神祠是咱们求雨、祈福的地方,拆了神祠,咱们以后跟河神说话,都

    喜欢。

第464集:民间信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