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集:造船进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舟击浪
nbsp咸亨三年暮春,渭水码头的晨雾还没散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就打破了宁静。林墨提着工具箱,快步穿过码头上的人群,目光紧紧锁定在不远处那艘正在建造的大船——“秦瀚号”。作为秦国最顶尖的造船工匠,他奉命主持这艘远洋海船的建造,这不仅是他职业生涯的巅峰,更是秦国航海事业的重要一步。
nbsp“林匠师,您可算来了!”负责监工的官吏赵忠迎了上来,脸上带着几分焦急,“昨晚下了场小雨,船身的木材有些受潮,您快看看要不要紧。”
nbsp林墨点点头,快步登上搭建船只的脚手架,伸手摸了摸船身的木材。他眉头微蹙,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把小刀,轻轻在木材上划了一下,仔细观察着木屑的颜色。“还好,只是表面受潮,内部没有问题。”他松了口气,转身对赵忠说,“让人赶紧用干燥的麻布把表面擦干,再在周围架起炭火盆,保持空气干燥,避免木材进一步受潮。”
nbsp赵忠连忙吩咐手下人去办,林墨则继续在船上检查。“秦瀚号”的船体比以往的近海船只大了近一倍,船身采用了双层结构,外层木材厚实坚固,内层则铺设了一层防水的桐油布,这种设计能有效抵御海浪的冲击,防止海水渗入船舱。船底的形状也经过了改良,不再是以往的平底,而是采用了弧形设计,这样不仅能减少航行时的阻力,还能让船只在风浪中更加稳定。
nbsp“匠师,船舵的安装遇到了点问题。”一名年轻工匠跑了过来,脸上满是困惑,“按照您设计的图纸,船舵比以前大了不少,安装起来特别费力,而且我们担心这么大的船舵,在航行时不好操控。”
nbsp林墨跟着年轻工匠来到船尾,看着那巨大的船舵,陷入了沉思。这艘“秦瀚号”是为远洋航行设计的,需要应对各种复杂的海况,船舵的大小和操控性至关重要。他之前设计的船舵虽然能提供更大的转向力,但确实在安装和操控上存在问题。
nbsp“这样,”林墨突然眼前一亮,“我们在船舵的转轴处加装一组齿轮,通过齿轮传动来控制船舵的转动。这样既能减小操控时的力量,又能让船舵的转向更加精准。”他一边说,一边在地上用木炭画出齿轮的结构和传动方式。
nbsp年轻工匠看着地上的图纸,恍然大悟:“匠师,您这个办法太好了!这样一来,不仅安装方便了,操控起来也省力多了。”
nbsp林墨笑了笑,拍了拍年轻工匠的肩膀:“造船讲究的就是不断改进,遇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只有这样,我们造出来的船才能经得起大海的考验。”
nbsp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林墨和工匠们日夜不停地忙碌着。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从船帆的设计到船舱的布局,每一个细节都反复琢磨、不断优化。船帆采用了多面设计,除了主帆,还在船首和船尾加装了辅助帆,这样在不同的风向条件下,都能让船只保持良好的航行状态。船舱则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用于储存货物和淡水,上层则是船员的居住区域和驾驶舱,并且在船舱内设置了多个防水隔舱,即使有一个船舱进水,也不会影响到整个船只的安全。
nbsp终于,在秋高气爽的九月,“秦瀚号”正式竣工。当这艘巨大的海船缓缓驶入渭水,准备前往东海进行首次远洋航行时,码头上挤满了围观的百姓,大家都对这艘秦国自主建造的最大海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nbsp负责此次远洋探索任务的是秦国名将蒙毅的弟弟蒙远,他不仅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还对航海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秦瀚号”出发前,蒙远特意来到船上,与林墨详细讨论了航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nbsp“林匠师,这次我们要穿越东海,前往传说中的蓬莱仙岛,一路上可能会遇到大风大浪,你觉得‘秦瀚号能应对吗?”蒙远看着眼前的大船,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
nbsp林墨自信地笑了笑:“将军放心,‘秦瀚号的船身采用了双层结构和弧形船底,能有效抵御海浪的冲击。而且我们在船上配备了充足的淡水和食物,还安装了先进的导航仪器,只要不出意外,一定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nbsp蒙远点点头,又问道:“那如果遇到暗礁或者浅滩怎么办?我们对东海的海域情况了解不多,很容易出现危险。”
nbsp“这个我早就考虑到了。”林墨说着,从船舱里拿出一个奇怪的仪器,“这是我根据渔民的经验发明的‘测深仪,它由一根长绳和一个铅锤组成,铅锤上刻有刻度。我们可以通过将铅锤投入海中,测量绳子的长度来判断海水的深度,从而避开暗礁和浅滩。”
nbsp蒙远接过测深仪,仔细看了看,赞叹道:“林匠师真是心思缜密!有了这个仪器,我们的航行安全就多了一份保障。”
nbsp几天后,“秦瀚号”在蒙远的带领下,满载着物资和船员,从东海港口出发,正式开启了远洋探索之旅。刚开始的几天,海面风平浪静,“秦瀚号”平稳地航行着,船员们都对这次航行充满了信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
第463集:造船进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