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集:天文观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观星台记事
nbsp第一章nbsp铜仪初成
nbsp咸阳西郭的观星台刚过巳时,青铜铸就的浑天仪已被晨光镀上一层暖芒。太史令张苍枯瘦的手指抚过仪壁上细密的刻度,指腹能触到铸造时留下的细微凸痕,那是少府工坊百名工匠三个月来的心血。
nbsp“公输先生,这‘地龙传动当真能让仪盘随星象同步转动?”张苍侧头看向身旁身着褐衫的工匠,语气里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急切。他执掌太史局十余年,从秦孝公时简陋的土圭测影,到如今这高逾丈许的浑天仪,秦国天文器具的每一次进步,都浸着他与同僚的心血。
nbsp公输般上前转动仪底的曲柄,铜制齿轮咬合时发出清脆的“咔嗒”声,仪盘上代表北斗的七颗铜珠缓缓移动,与穹顶天窗中真实的星象渐渐重合。“张大人放心,地龙内置十二组齿轮,每组齿数依二十八宿运行周期测算,昼夜转一周误差不超三刻。”他指着仪盘边缘的水槽,“这‘定水平能保证仪身始终平稳,即便是阴雨连绵的日子,也能凭刻度推演星位。”
nbsp正在此时,观星台的石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内侍李信捧着一卷竹简快步上来,额前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张大人,君上召您即刻入宫,说是齐国使者带来了他们新测的冬至时刻,要与我大秦历法比对。”
nbsp张苍心中一凛。冬至时刻的测算精度,直接关系到历法的准确性。秦国现行的《颛顼历》虽经秦昭王时修订,但与各国交流日益频繁后,历法差异带来的不便愈发明显。他匆匆嘱咐助手陈篆:“继续观测荧惑(火星)轨迹,每时辰记录一次位置,我去去就回。”
nbsp咸阳宫的章台殿内,秦王政正手持齐国历法竹简凝神细看。见张苍进来,他抬手示意:“先生看看,齐人测得冬至日在十一月庚子,比我大秦历法早了两刻。”
nbsp张苍接过竹简,指尖在“庚子”二字上停顿片刻。他知道,两刻钟的误差看似微小,累积三年便会相差一日,若用于指导农耕,很可能导致农时延误。“君上,齐人用的是圭表测影法,受地形与日影清晰度影响较大。我观星台上月用浑天仪测算,冬至当在十一月辛丑丑时,与旧历一致。”
nbsp“哦?”秦王政眼中闪过一丝兴味,“那先生可有把握证明我大秦历法更准?”
nbsp“臣请求明日在观星台与齐使当众比对。”张苍躬身答道,“浑天仪可模拟星象运行,再辅以圭表实测,定能辨明真伪。”
nbsp秦王政颔首:“好。若能证我大秦历法精准,不仅能彰显我朝天文之盛,更能让诸侯信服。先生需做好万全准备。”
nbsp第二章nbsp观星辨历
nbsp次日清晨,观星台四周已围满了闻讯而来的官员与士子。齐国使者淳于越身着绣有日月纹样的朝服,站在浑天仪前,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他身后的两名齐国太史捧着圭表,显然对自家的观测结果颇有信心。
nbsp张苍示意陈篆启动浑天仪,随着地龙齿轮缓缓转动,仪盘上的星象与东方天际渐渐呼应。“淳于大夫请看,”他指向仪盘上的冬至点标记,“此刻荧惑位于房宿二度,按照星象运行规律,冬至日太阳会运行至南回归线,此时圭表日影最长。”
nbsp淳于越上前查看圭表,只见表杆投下的影子正落在刻度最北端。他让人取出齐国带来的圭表,与秦国的圭表并列放置,不多时便发现两道影子长度略有差异。“张大人,齐地纬度较秦地偏南,圭表刻度本就不同,以此定论未免牵强。”
nbsp张苍早有准备,他让人抬来一个铜制的“漏刻”,壶中水正顺着细管缓缓滴入下方的容器。“漏刻已校准,每刻精准无误。再过一个时辰便是丑时,若此时日影达到今日最长,便证明我大秦历法无误。”
nbsp众人屏息等待,观星台上只剩下漏刻水滴的“滴答”声。陈篆手持竹简,每隔一刻钟便记录一次日影长度。当漏刻显示丑时已到,他突然高声喊道:“日影最长!比子时测得长三分!”
nbsp淳于越快步上前,亲自测量后沉默良久,终于躬身道:“秦历精准,齐人不及。”
nbsp秦王政见状龙颜大悦,当即下令:“太史局可将浑天仪测算之法编撰成书,分发各郡县观星台。今后各郡需每季度上报星象观测记录,务求历法愈发精准。”
nbsp待众人散去,张苍独自留在观星台。陈篆看着他专注调整浑天仪的身影,轻声问道:“先生,为何齐人测得的冬至时刻会有偏差?”
nbsp张苍指着仪盘上的黄道轨迹:“齐人只测日影,却未考虑岁差。星辰运行并非一成不变,每百年冬至点会西移一分。若只守旧法,误差只会越来越大。”他顿了顿,目光望向远方的天际,“我大秦要统一天下,历法必先统一。这观星台,便是为万世基业打下的根基。”
nbsp第三章nbsp星象预警
nbsp入秋后的一场暴雨,让渭水水位暴涨。观星台的铜漏因湿气太重,刻度开始模糊。张苍带着工匠们连续忙碌了三日,才将漏刻修复完好。这天夜里,他正伏案整理各郡上报的星象记录,陈篆突然神色慌张地闯了进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先生!荧惑逆行至心宿附近,与古籍中记载的‘荧惑守心天象一致!”陈篆手中的竹简因颤抖而发出声响。“荧惑守心”在古人眼中是大凶之兆,预示着君王有灾或天下大乱。
nbsp张苍心中一紧,连忙跟着陈篆登上观星台。夜空晴朗无云,火星正停留在心宿二旁,暗红色的光芒在众星中格外显眼。他取出天文古籍,翻到记载“荧惑守心”的篇章,指尖在竹简上反复摩挲。
nbsp“此事需立刻禀报君上。”张苍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他知道,秦王政虽不信鬼神之说,但这种关乎天下人心的天象,若不及时应对,很可能引发民间恐慌。
nbsp入宫的路上,张苍脑海中不断思索应对之策。他想起去年在陇西郡观测时,当地老农说过的话:“火星逆行时,往往会有异常天气。”或许可以从实际影响入手,淡化天象的凶兆意味。
nbsp秦王政听闻“荧惑守心”,果然眉头紧锁。张苍连忙奏道:“君上,臣观此天象,推测未来数月可能出现极端天气。臣建议即刻下令各郡加固堤坝、修缮粮仓,同时让农官指导百姓提前收割成熟的作物,以应对可能的灾害。”
nbsp秦王政沉吟片刻,点头道:“先生所言有理。与其纠结天象寓意,不如务实应对。传令下去,各郡太守亲自负责防灾事宜,太史局需密切关注星象变化,及时上报异常。”
第455集:天文观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