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集:灾荒应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渭水秋枯
nbsp深秋的渭水流域,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焦灼的气息。往年这个时节,两岸的农田该是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农人忙着收割晾晒,连渭水都该因秋雨涨起几分,泛着饱满的浊浪。可今年不同,从入夏起就没正经下过几场雨,渭水的河床裸露出大片干裂的卵石,像一道被岁月磨旧的伤疤,横亘在关中平原上。
nbsp里典赵伯蹲在村口的老槐树下,望着远处龟裂的田地直叹气。他手里的木耒往地上一戳,就能带出一大块干硬的土块,碎成齑粉。身后传来妇人的啜泣声,是村西的王二家媳妇,她家那二亩粟田,禾苗早就枯得像柴火,昨天男人去渭水下游寻水,到现在还没回来。
nbsp34;赵伯,县尉大人的信使来了!34;村口的少年狗蛋扯着嗓子喊,打破了凝滞的空气。
nbsp赵伯猛地站起身,拍了拍沾在麻布短褐上的尘土。只见三个骑着快马的吏员穿过扬尘的土路,为首的正是县尉府的主薄李斯。这年轻人虽穿着一身皂色吏服,却掩不住眉宇间的干练,他翻身下马时,腰间的铜印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nbsp34;赵伯,奉县尉令,核查各村受灾户数与存粮。34;李斯从随身的竹简袋里抽出一卷木牍,34;府库已备下应急粮,凡家无三日粮者,凭户籍册领粟米二斗。另,河道署将组织丁壮修缮沿岸水渠,每日供两餐,记工分,可抵明年徭役。34;
nbsp赵伯的手有些发颤,他原以为这场大旱要逼死不少人,没想到官府的动静这么快。去年秋收后,县府就挨家挨户统计存粮,还在县城西头新修了三座粮仓,当时不少人嘀咕官府多此一举,现在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nbsp34;李主薄,俺们村;赵伯刚要开口,就见西边的土路上扬起一阵更大的烟尘。王二背着个空水囊,踉踉跄跄地跑回来,喉咙干得发不出完整的话:34;水......下游也没水......河伯庙的道士说,这是百年不遇的大旱;
nbsp李斯眉头微蹙,却没露半分慌乱。他转身对身后的吏员道:34;速去通知邻县,按预案调粮,优先供应老弱妇孺。再传告各村,明日起组织人手,随河道署的工匠清理水渠淤泥,凡能找到水源处,凿井开渠,官府供工具。34;
nbsp一、仓廪实
nbsp咸阳城的太仓令张苍站在高高的粮仓顶上,望着一队队运粮车从东门驶入。这些粮车大多来自巴蜀,车厢上盖着的苫布还带着蜀地特有的潮湿气息。他手里的算筹噼啪作响,身后的小吏正高声报着数字:34;蜀郡运抵粟米三千石,麦两千石......南阳郡黍米五千石;
nbsp34;记好了,34;张苍转过身,他那略显肥胖的脸上满是严肃,34;渭水流域十七县,按受灾等级分拨。重灾区每日每户一升粟,轻灾区减半,优先保证县学、养老院的供应。34;
nbsp小吏连忙在竹简上刻记,忽然想起一事:34;大人,昨日廷尉府来文,问是否要开常平仓?34;
nbsp34;不必。34;张苍摆手,34;常平仓的粮是备着应对战乱的,这次的旱灾,动用各郡储备就够了。去告诉各县,凡私藏粮食不卖者,按《秦律·仓律》治罪,但也不许强买,粮价按市价加两成,由官府补贴。34;
nbsp他走到粮仓边缘,望着城下忙碌的景象。一队队民夫正将粮食分装到小车上,每个小车旁都插着木牌,写着运往的县名。城门口的告示栏前围满了人,那里贴着李斯草拟的《抗旱令》,用清晰的隶书写着:34;凡能献引水之法者,赏钱五十;能组织百人以上修渠者,免其家人徭役三年;
nbsp34;大人,李主薄从渭南县回来了。34;侍从的声音传来。
nbsp张苍回头,见李斯一身风尘地走来,手里还捧着一块黑褐色的泥土。34;太仓令,渭南的土地已经旱透了,表层三尺都是干土。34;李斯将泥土放在案上,34;不过百姓都动起来了,昨天一天就清出三条旧渠,今天准备开凿新井。只是;
nbsp34;只是什么?34;
nbsp34;缺工具。34;李斯苦笑,34;铁器都在军器监,民间的锄头、铁锹不够用,有些村户还用着石耒。34;
nbsp张苍沉吟片刻,转身对小吏道:34;去军器监,调五百把铁锨、三百把锄头,就说是太仓令借的,秋收后由各郡县赔偿。再告诉冶铁坊,加赶一批农具,用料从府库支。34;
nbsp李斯眼睛一亮,正要道谢,却见张苍指着窗外:34;你看,那是什么?34;
nbsp窗外的天空中,不知何时聚集了一群飞鸟,正盘旋着向东南方向飞去。李斯忽然反应过来:34;是雁群!它们秋天该往南飞,这说明;
nbsp34;说明东南方有水。34;张苍抚掌笑道,34;去告诉河道署,派熟悉水性的人跟着鸟群找找,说不定能发现新水源。34;
nbsp二、沟渠新
nbsp渭南县的工地上,李斯正指挥着民夫清理一条废弃的水渠。这条渠是十年前修的,后来因为渭水改道渐渐荒废,渠底积了半尺厚的淤泥。民夫们光着膀子,用木锨把淤泥铲到筐里,再由年轻人抬到渠岸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34;李主薄,你看这土!34;一个皮肤黝黑的老工匠忽然喊道。他蹲在渠底,用手扒开一层淤泥,下面的土竟是湿润的。
nbsp李斯连忙跳下去,手指按在湿土上,果然感到一丝凉意。34;老丈,您懂水利?34;
nbsp34;俺祖上传下来的手艺。34;老工匠咧嘴笑,露出豁了的门牙,34;这渠底的土能保水,只要把上游的水引过来,再夯实渠岸,保管能浇到东边的百亩田。34;
nbsp李斯立刻让人去上游探查,果然在三里外发现一处山泉,只是水流细小,平日里没人在意。34;太好了!34;他当即决定,34;拓宽山泉的出口,再用砖石加固渠岸,争取三天内让水流到田里!34;
nbsp这时,一个背着药篓的少年跑过来,是村医的徒弟。34;李主薄,王二家媳妇生了,可是奶水不够,孩子总哭。34;
n
第433集:灾荒应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