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集:园林之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园赋
nbsp咸阳城的暮春总带着些躁动的暖意,内侍监的老宦官捧着一卷泛黄的竹简,在章台宫的回廊下第三次驻足。竹简上是蜀郡郡守的奏报,墨迹未干处画着几株从未见过的奇花,旁边小字注着“楚地移来,适蜀水土”。风从渭水那边卷过来,带着新抽的柳丝气息,老宦官忽然想起昨夜路过城西时,那户新贵府邸的墙头探出的一支红梅——分明是江南才有的品种,竟在关中扎了根。
nbsp这年春天,咸阳城里的富贵人家都在忙着一件事:拆墙。
nbsp先是国尉府动的工。那座原本方正肃穆的府邸一夜之间卸下了半面围墙,工匠们昼夜不休地往里面运太湖石。消息传到市井,卖菜的老汉们蹲在城墙根下嚼舌根,说国尉大人是要学南边的楚王,把云梦泽搬进家里。没过几日,掌管盐铁的大司农府上也起了动静,从巴蜀运来的楠木在府门前堆成了山,据说要造一座能看月亮的水榭。
nbsp“这哪是造园子,分明是在比谁家的石头更奇,花木更稀罕。”咸阳令站在城楼上,望着满城大兴土木的景象,手里的铜爵晃出细碎的酒花。他身后的幕僚捧着一卷《越绝书》,指尖划过“夫差作姑苏台,三年乃成”的字句,忽然笑道:“大人您瞧,当年吴王修园林,是为了困住西施;咱们秦国的大人修园林,怕是要困住天下的巧匠。”
nbsp这话并非虚言。短短三月间,从楚国来的叠石匠人、越国来的造桥师傅、甚至西域的花匠,都像逐蜜的蜂群般涌进咸阳。他们操着南腔北调,把云梦泽的烟水、会稽山的奇石、滇池的莲荷,一股脑地塞进了秦国的府邸。
nbsp丞相府的园林是咸阳城里最先落成的。开园那日,咸阳的达官显贵几乎都去了。穿过刻着“曲水流觞”的石拱门,迎面便是一片豁然开朗的水面,岸边的垂柳仿着灞桥的姿态,却在枝头嫁接了岭南的荔枝。几个楚国来的乐师坐在临水的亭子里,指尖弹出的《阳春》调子,混着秦国酒肆里常有的胡笳声,竟也不觉得突兀。
nbsp“丞相这园子,倒有几分楚地的灵秀。”一位刚从楚国出使回来的大夫端着酒杯,望着水中嬉戏的锦鲤感叹。那锦鲤是从吴越运来的,通身金红,在秦国的池水里游得自在。
nbsp丞相捋着胡须笑了:“老夫不过是想让诸位看看,这天下的好东西,原是能凑到一处的。”他指向不远处的一座假山,那假山用的是函谷关的青石,却被楚地匠人凿出了洞庭君山的轮廓,山顶还移栽了一株从西域传来的葡萄藤。
nbsp众人正赞叹着,忽然见园角的小路上走来一群孩童,为首的正是丞相家的小公子。孩子们手里都捧着陶罐,罐子里装着刚从园子里摘下的樱桃。那樱桃树是从韩国的新郑移来的,在秦国的土壤里结出的果子,竟比在新郑时更甜几分。
nbsp“先生说,这叫‘移风易俗。”小公子仰着小脸,把一颗樱桃递给身边的楚国乐师。乐师愣了愣,将樱桃含在嘴里,忽然觉得那甜味里,竟有几分故乡的滋味。
nbsp丞相府的园林一开,咸阳城里的造园之风更盛了。廷尉府上造了座“松风园”,把终南山的松树全挪到了院子里,风一吹,松涛声能传到三条街外;少府的园子里挖了个九曲池,引渭水灌入,池中泊着越国样式的画舫,夜里点起灯来,远远望去竟像渭水上漂着的星子。
nbsp最出奇的是将军府的园林。那位常年驻守北境的将军,竟在院子里堆起了一座微型的阴山,山上的草木都是从北地郡移来的,连石头的纹路都仿着阴山的模样。开园那日,将军请了许多曾与他一同戍边的老兵。老兵们拄着拐杖在“阴山”下走着,看到山坳里那几株沙棘,忽然就红了眼眶——那是他们在边关常吃的野果,没想到竟能在咸阳城里再见。
nbsp“将军,这沙棘……”一位老兵颤巍巍地伸出手,想去摘一颗。
nbsp将军按住他的手,声音有些沙哑:“留着吧,让城里的娃娃们瞧瞧,咱们守着的地方,原是有这般好东西的。”
nbsp没过多久,郡县里的富贵人家也动起了造园的心思。临淄的盐商在自家院子里挖了个仿着淄水的池塘,岸边种满了秦国的苜蓿;邯郸的冶炼世家,竟在园子里用废铁铸了座假山,上面爬满了从秦国传来的牵牛花。这些消息传到咸阳,丞相府的幕僚们在园子里的凉亭里聚着,看着池中倒映的流云,忽然觉得,这造园的事,原比他们想的更有意思。
nbsp入夏的时候,咸阳城里出了件新鲜事。城南的一户平民百姓,竟在自
第427集:园林之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