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集:马政昌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nbsp卫鞅没接话,只是望向殿外。阳光正好照在广场上的铜马雕塑上,那是用去年河西之战缴获的青铜铸就的。他忽然想起赵伯送来的马政文书里写着:今年的小马驹存活率,比去年提高了三成。
nbsp三、市井马声
nbsp渭水岸边的柳树林里,早已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秦禾踮着脚往赛场里望,看见赵伯正牵着踏雪在跑道上遛圈——这匹从边境回来的战马,如今成了咸阳城里最出名的赛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34;听说了吗?昨日有个赵国商人,想用十匹丝绸换踏雪呢。34;卖水的老汉提着瓦罐穿梭在人群中,34;赵场监说,这马是秦国的宝贝,给座城池都不换。34;
nbsp秦禾忍不住笑出声。他知道踏雪真正的宝贝之处——上个月暴雨冲毁了泾水堤坝,是它驮着治水工匠在一夜之间跑遍了七个村落,比驿骑还快了半个时辰。此刻马鬃上的红绸带依旧鲜艳,只是边缘已有些磨损。
nbsp34;开始了!34;人群忽然骚动起来。秦禾看见八匹赛马同时冲出起点,踏雪起初落在第三,可过了弯道后忽然加速,四蹄翻飞间像是贴着地面飞行。看台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喝彩声,连坐在高台上的太子驷都忍不住站起身来。
nbsp终点线前,踏雪忽然放慢速度,用头蹭了蹭追上来的黑马。秦禾认得那是胡牧师带来的追电,两匹马在边境曾并肩作战过。最终两马同时冲线,裁判举起双手宣布平局时,全场的欢呼声响得能惊飞柳树上的麻雀。
nbsp34;它们是故意的。34;赵伯走到秦禾身边,眼里带着笑意,34;马通人性,知道不该分高低。34;
nbsp正说着,一名身着锦袍的中年人走过来,手里捧着个描金漆盒:34;在下是临淄来的商人,想向马场订购五十匹驮马。34;他打开盒子,里面的珍珠在阳光下闪着光,34;这些是定金,剩下的用海盐支付。34;
nbsp赵伯却摇了摇头,指着远处官道上的商队:34;那些骆驼商队刚从西域回来,带的香料能换十倍珍珠。但我们的马,只卖给愿意用粮食和铁器交换的人。34;
nbsp商人愣了愣,随即拱手道:34;先生说的是。明日我就让人从河东运五十车粟米来。34;
nbsp秦禾望着渐渐散去的人群,忽然发现踏雪正望着咸阳宫的方向。夕阳给宫殿的飞檐镀上金边,那里的铜钟刚刚敲响,声音顺着风传过来,混着远处驿道上的马蹄声,像是一首悠长的歌。
nbsp四、厩苑春秋
nbsp卫鞅站在新落成的厩苑令官署里,看着墙上悬挂的《全国马场分布图》。黑林沟、云阳、陈仓...二十三个马场像星辰般散布在秦地,用驿道连成一张巨大的网。
nbsp34;商君,今年的马政总结出来了。34;景监捧着竹简走进来,脸上带着喜色,34;骑兵扩充到三万,民间驮马突破十万,连蜀地都开始养马了。34;
nbsp卫鞅的目光落在陇西马场的标记上。那里原本是荒无人烟的草原,如今已建起三座马厩,去年还向关中输送了两千匹战马。他忽然想起赵伯送来的信里写着,胡牧师的女儿嫁给了当地的圉人,两人生的孩子刚学会走路就会给马刷毛。
nbsp34;把这张图挂到朝堂上去。34;卫鞅转身时,袖口扫过案上的《厩苑律》,34;再添一条:凡养马百匹以上的郡县,免除半年徭役。34;
nbsp景监刚要应声,却被一阵马嘶声打断。窗外,十匹新训练的驿马正列队经过,马背上的驿卒个个精神抖擞。最前面那匹白马的鬃毛上,系着条熟悉的红绸带。
nbsp34;那不是踏雪吗?34;景监笑道,34;它如今成了驿骑的领头马,走到哪儿都带着队伍。34;
nbsp卫鞅望着那抹飘动的红色,忽然想起多年前在河西看到的景象:那时的秦军还在用牛车运输粮草,骑兵的战马瘦得像驴子。而现在,沿着新修的驰道,从咸阳到九原只需五日,比从前快了整整一倍。
nbsp暮色漫进官署时,卫鞅拿起笔,在《秦记》的空白处写下:34;马者,国之足也。足健则行远,行远则国强。34;窗外的铜钟再次敲响,这一次,他仿佛听见了千万匹骏马同时奔腾的声音,从关中平原到巴蜀山地,从河西草原到函谷关下,那声音震得大地发颤,像是秦国正在加速前行。
nbsp秦禾在黑林沟马场的马厩里,给刚出生的小马驹盖上棉被。踏雪站在旁边,用舌头轻轻舔着驹子的额头。远处的打谷场上,胡牧师正教孩子们辨认马蹄印——哪些是战马的,哪些是驮马的,哪些是驿马的。
nbsp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映出马匹的影子。秦禾忽然觉得,这些奔跑的影子,就像是秦国正在生长的筋骨,一日比一日强壮,一日比一日挺拔。
喜欢。
第425集:马政昌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