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代风云五千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4集:艺术创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韵华章:交融时代的艺术之光

    nbsp咸阳宫的白玉阶前,一场盛大的艺术展正在举行。来自各国的使者驻足凝视着殿廊下陈列的作品,当目光落在那幅《黄河奔涌图》上时,无不发出惊叹。画卷以秦国特有的雄浑笔触勾勒出黄河九曲连环的磅礴气势,浪花飞溅处却用楚地传来的工笔技法细细晕染,水珠晶莹剔透仿佛要从绢上滚落——这幅融合了秦楚画风的杰作,正是当下秦国艺术最生动的写照。

    nbsp丹青新境:笔墨间的山河交响

    nbsp画师周昉站在画案前,指尖的狼毫笔饱蘸浓墨,在素白的绢帛上重重落下。墨色迅速晕开,如开山裂石般勾勒出终南山的巍峨轮廓,这是秦地画师最擅长的34;劈斧皴34;技法,笔锋刚劲如刀削斧凿。他忽然停笔,取过另一支纤细的羊毫,蘸了点石绿,转而用齐梁画师传下的34;游丝描34;细细勾勒山间的藤蔓,笔触轻柔得仿佛春风拂过。

    nbsp34;周先生这画,既有秦人的骨力,又有南方的灵秀啊。34;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是来自齐国的画师田和。他数月前随使团来到咸阳,如今已在城内的34;丹青坊34;定居,与秦地画师们朝夕切磋。

    nbsp周昉转过身,指着画中刚完成的飞瀑:34;田兄你看,这水流用了燕地的39;破墨法39;,让墨色自然晕化出深浅层次,再以楚地的39;没骨法39;点染水雾,是不是比单纯用秦地的浓墨勾勒更显灵动?34;

    nbsp田和凑近细看,只见瀑布如白练悬空,水雾朦胧处似有若无,确比寻常秦画多了几分缥缈意境。他抚掌赞叹:34;妙哉!前日我见你临摹的《洛神赋图》,竟用秦地的朱砂调了魏地的赭石,那洛神的衣袂红得既庄重又飘逸,真是神来之笔。34;

    nbsp两人正说着,坊主匆匆走来,手里捧着一卷刚完成的《市井百态图》。长卷上,咸阳街头的热闹景象跃然纸上:铁匠铺的火光用浓重的矿物颜料涂绘,带着秦画特有的热烈;而茶肆里女子拈针绣花的模样,却用了吴越画师传下的淡彩技法,眉眼间的娇羞细腻入微。

    nbsp34;这是坊里的年轻画师们合力完成的,34;坊主脸上满是自豪,34;昨日献给丞相,丞相说要将此画悬挂在驿馆,让各国使者都看看我大秦的民生气象。34;

    nbsp周昉望着画卷上交织的笔墨技法,忽然想起三年前初遇南方画师的情景。那时他总觉得那些纤细的笔触太过柔弱,如今才明白,艺术正如江河汇海,唯有容纳百川,方能成就波澜壮阔的气象。

    nbsp金石有声:刀凿间的古今对话

    nbsp渭水之畔的石料场里,工匠们正围着一块巨大的青石忙碌。石匠头领孟贲手持錾子,在石料上轻轻敲打,火星溅起处,一个身披铠甲的武士轮廓渐渐清晰。他停下锤凿,俯身细看石料上的天然纹理,忽然对身旁的徒弟说:34;你看这石纹走势,多像当年穆公称霸西戎时的战阵,我们不妨顺着纹理雕刻,让人物更有气势。34;

    nbsp徒弟们纷纷点头,拿起刻刀开始细化细节。来自赵国的雕刻匠师李诚正在雕刻武士的面部,他摒弃了秦地传统的粗犷线条,改用魏国传来的34;镂空雕34;技法,让武士的眼神透过层层凿痕显得格外深邃。34;当年在邯郸,我师父教我雕刻时总说,石头是有灵性的,34;李诚边刻边说,34;秦人的刀法刚劲,能赋予石头力量;我们赵人的刻法细腻,能让石头说话。34;

    nbsp不远处的木工作坊里,另一番创作正在进行。木匠王尔正将一段珍贵的楠木固定在架上,他要雕刻的是34;伯乐相马34;的典故。只见他先用秦地传统的34;圆雕34;技法刻出人物马匹的整体形态,又借鉴了楚国木匠的34;透雕34;手艺,在马鬃马尾处刻出层层叠叠的纹路,微风拂过,木雕竟似有飘动之感。

    nbsp34;王师傅,您这马的眼睛用了燕国的39;嵌螺钿39;技法?34;一个年轻木匠好奇地问。

    nbsp王尔点头笑道:34;是啊,昨日见了燕国使者带来的漆器,那贝壳镶嵌的光泽让我茅塞顿开。你看这样一来,马眼在阳光下会随角度变幻光彩,多像真马的眼神。34;

    nbsp三个月后,这批雕刻作品被安置在新建的34;文渊台34;上。孟贲雕刻的《穆公出征图》青石浮雕前,时常有孩童仰着头听老者讲述当年的故事;王尔的木雕34;伯乐相马34;则被送往楚国,换回了一批珍贵的桐木。当楚国人看到木雕上马眼流转的光彩时,无不惊叹秦国工匠的巧思。

    nbsp孟贲站在文渊台上,望着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雕刻群像,忽然明白:石头和木头本是沉默的,是工匠们的刻刀让它们有了声音,而当各国的技法在刀凿间相遇,这些沉默的材料便开始讲述属于整个天下的故事。

    nbsp陶火生花:窑变间的色彩狂欢

    nbsp咸阳城西的陶窑外,窑工们正紧张地等待开窑。窑主陈陶来回踱步,手里攥着一块色彩斑斓的陶片——这是上次试烧时意外得到的珍品,青釉中夹杂着玛瑙红的纹路,像极了秦地落日熔金的景象。

    nbsp34;师父,这次加入的越国瓷土和齐国釉料,真能烧出预想的颜色吗?34;徒弟小张紧张地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

第424集:艺术创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