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民富商苏半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2集:茶摊里的新茶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陶缸茶香

    nbsp老周的茶摊支在巷口那棵老槐树下,三十年了。木质的摊架被岁月浸得发黑,边角磨得圆滑,唯有顶上那方蓝布棚,是上个月刚换的,风吹过,布角扫过老槐树粗糙的树皮,发出沙沙的轻响。

    nbsp入秋的头场雨刚过,天凉了些。巷尾开五金店的小陈蹬着三轮车经过,车斗里装着个银亮亮的大家伙,停在茶摊前时,溅起的泥水沾了小陈的裤脚。“周叔,给您捎的保温茶桶到了!”小陈擦着额头的汗,嗓门亮得很,“这玩意儿好,装一次水能热一下午,您也不用老守着炉子添柴了。”

    nbsp老周正弯腰用粗布擦那只半人高的粗陶缸,缸身是深褐色的,布满细碎的纹路,像老人脸上的皱纹。听见声音,他直起身,手里的布还攥着,指节因为用力有些发白。“小陈啊,又麻烦你。”他走到三轮车旁,目光落在那只保温茶桶上——桶身光滑,印着红色的“保温”字样,提手是亮闪闪的不锈钢,和他这老旧的茶摊格格不入。

    nbsp小陈已经把茶桶搬下来了,放在摊架旁的空地上,拍了拍桶身:“您试试,这盖子一拧就紧,里面是双层胆,我爹店里试了,早上装的开水,傍晚还烫嘴呢。”他说着,就要去掀老周的陶缸盖子,“您这陶缸也该歇了,又沉,还得老烧着,多费柴火。”

    nbsp老周伸手拦住了他,手上的粗布蹭到小陈的手背,带着点陶土的粗糙感。“别碰,缸里还醒着茶呢。”他掀开陶缸上的木盖,一股淡淡的茶香飘出来,混着点泥土的腥气,不浓,却让人心里一暖。缸里的茶是清晨煮的,茶叶是后山老茶树的叶子,是老周自己摘的,炒得有点焦,却最耐泡。水面上飘着几片没沉下去的茶叶,像小小的绿船。

    nbsp“醒茶?”小陈挠挠头,“茶不都是煮好就喝吗?还醒啥?”

    nbsp老周把木盖轻轻盖回去,动作慢得很,像是怕惊扰了什么。“这你就不懂了。”他拉过旁边的小马扎,让小陈坐下,又从陶缸里舀出一碗茶,递过去,“你尝尝,再等会儿我用保温桶装新煮的,你再对比对比。”

    nbsp小陈接过粗瓷碗,碗沿有点豁口,茶水是琥珀色的,冒着淡淡的热气。他喝了一口,先是有点苦,咽下去后,喉咙里却泛起甜,还有股说不上来的味道,像是雨后泥土的气息还真不一样。”小陈咂咂嘴,“比我平时喝的瓶装茶有滋味。”

    nbsp老周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这陶缸是我爹传下来的,有四十多年了。”他指着陶缸底部,那里有个模糊的“周”字,是用刀刻的,“当年我爹在这摆摊,就用它煮茶。那时候没有煤气灶,就用煤炉,早上天不亮就起来生炉子,煮上满满一缸茶,能卖一整天。”

    nbsp正说着,巷子里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是张大爷。张大爷今年七十多了,每天早上都要绕到茶摊喝碗茶,再去公园遛弯。“老周,来碗热茶!”他走到摊前,目光扫过那只保温茶桶,眉头皱了皱,“这啥呀?你不用你的陶缸了?”

    nbsp老周赶紧起身,从陶缸里舀茶:“用,咋不用?这是小陈给捎的保温桶,说省事儿。您先喝您的,还是老样子,缸里醒好的。”

    nbsp张大爷接过茶碗,喝了一大口,长长舒了口气:“哎,就是这味儿!”他指了指保温桶,“那玩意儿装的茶,我喝过,热是热,可没这股子土香味。你这陶缸,煮出来的茶带着劲儿,喝了浑身舒坦。”

    nbsp老周点点头:“您说得对,保温桶保的是热,陶缸保的是香。茶在陶缸里醒一醒,就像人歇够了力气,滋味才能透出来。这陶缸吸了几十年的茶味,就算煮白水,都带着点茶香,那保温桶可做不到。”

    nbsp小陈在旁边听着,没说话,只是捧着那碗茶,慢慢喝着。他想起小时候,每次放学经过茶摊,老周都会给他舀半碗茶,也是用这粗瓷碗,那时候他觉得茶苦,不爱喝,现在却觉得这苦味里,藏着别的东西。

    nbsp过了一会儿,茶摊的老主顾渐渐多了。李婶提着菜篮子来买茶,看见保温桶,问老周:“这是新添的?你那陶缸不用了?”老周笑着说:“用,这缸子陪了我这么多年,哪能说不用就不用?这保温桶就是备用,要是忙不过来,就用它装些茶,省得客人等。”

    nbsp李婶松了口气:“那就好,我就爱喝你陶缸里的茶。上次我儿子从外地捎回来的保温杯,我装了你的茶,带到家里喝,就没那味儿了。还是你这陶缸好,茶喝着踏实。”

    nbsp老周开始忙起来,一会儿给这个舀茶,一会儿给那个续水,粗布围裙上沾了点茶水,他也不在意。小陈帮着递碗,看着老周熟练的动作,看着老主顾们喝着茶,聊着天,脸上都

第382集:茶摊里的新茶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