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民富商苏半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2集:茶摊里的新茶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带着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老周不肯丢了那只陶缸。

    nbsp中午的时候,太阳升得高了些,老周把保温桶刷干净,装了些新煮的茶。他递给小陈一碗:“你尝尝这个。”小陈喝了一口,茶水确实热,味道也还行,可就是少了点什么——没有那股淡淡的土香味,也没有醒过之后的醇厚,喝下去,心里空荡荡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差远了,是吧?”老周看着小陈的表情,笑着说,“这保温桶是方便,可它太‘愣了,没有烟火气。我这陶缸,煮了几十年的茶,沾了煤炉的烟,沾了老槐树的风,沾了老主顾们的话,这些都融进茶里了,那是保温桶装不下的。”

    nbsp小陈点点头,把碗递给老周:“周叔,我懂了。这陶缸不是普通的缸,是您的念想,也是老主顾们的念想。”

    nbsp下午的时候,风大了些,老周把蓝布棚的绳子紧了紧。保温桶放在摊架旁,没怎么用,陶缸里的茶却一壶接一壶地煮,香气飘得很远,引着过路人停下脚步,问一句:“大爷,还有茶吗?”

    nbsp夕阳西下的时候,茶摊的人渐渐少了。老周把陶缸里剩下的茶倒出来,用清水把缸刷干净,倒扣在摊架上,让里面的水沥干。他又把保温桶擦干净,收进旁边的小屋里,锁上门。

    nbsp小陈来拿三轮车,看见老周在收拾,问:“周叔,这保温桶不用了?”

    nbsp老周摇摇头:“用,以后天冷了,早上煮的茶容易凉,就用它装一些,省得客人喝凉的。但这陶缸,还得接着用,只要我这茶摊在,它就不能歇。”

    nbsp小陈骑上三轮车,回头看了一眼老周的茶摊。老槐树下,老旧的摊架,倒扣的陶缸,还有老周弯腰收拾的背影,构成了一幅安稳的画面。风里还留着淡淡的茶香,那是陶缸特有的味道,带着土气,却让人心里踏实。

    nbsp日子一天天过,老周的茶摊还是老样子。保温桶偶尔会用,比如下雨天,客人多,陶缸里的茶不够,就用它装一些。但大多数时候,老周还是守着那只陶缸,早上生炉子,煮茶,醒茶,看着老主顾们来喝一碗热茶,听他们聊家常,聊巷子里的新鲜事。

    nbsp有一次,巷子里来了个拍纪录片的团队,看见老周的茶摊,觉得有意思,就停下来拍。摄影师问老周:“大爷,您为什么不用保温桶,非要用这陶缸煮茶呢?”

    nbsp老周正给一位年轻人舀茶,闻言,笑了笑:“保温桶保的是热,陶缸保的是香。这茶啊,和人一样,得有时间慢慢熬,慢慢醒,才能有滋味。我这陶缸,熬了几十年的茶,也熬了几十年的日子,这里面的味道,不是保温桶能装下的。”

    nbsp年轻人接过茶碗,喝了一口,眼睛亮了:“爷爷,这茶真好喝,有股子小时候的味道。”

    nbsp老周点点头:“可不是嘛,这味道,就是日子的味道。”

    nbsp纪录片播出后,老周的茶摊火了,很多人专门来巷口,就为了喝一碗陶缸煮的茶。老周还是老样子,不慌不忙,煮茶,醒茶,给客人舀茶,脸上带着平和的笑。有人问他,要不要扩大茶摊,多添几个陶缸,老周摇摇头:“不用,一个缸就够了,多了,就没那味儿了。”

    nbsp冬天的时候,天特别冷,老周在陶缸旁边加了个小煤炉,让缸里的茶一直保持着温度。老主顾们还是每天来,喝着热茶,暖着手,聊着天。张大爷说:“老周,你这茶摊,就是咱们巷子里的暖炉,有你在,冬天都不冷了。”

    nbsp老周笑着说:“可不是嘛,有这陶缸在,有你们在,我这心里也暖。”

    nbsp开春的时候,老槐树发了新芽,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着光。老周把陶缸搬出来,放在老槐树下,用粗布仔细擦着缸身。小陈来送东西,看见老周,笑着说:“周叔,您这陶缸,又要开始忙了。”

    nbsp老周点点头,抬头看了看老槐树,又看了看巷子里来来往往的人,眼里满是温和:“是啊,又到了煮茶的好时候了。这陶缸啊,还得陪我煮很多年的茶,还得陪咱们巷子里的人,过很多日子。”

    nbsp风轻轻吹过,老槐树叶沙沙响,陶缸里飘出淡淡的茶香,混着泥土的气息,飘在巷子里,飘进每个人的心里。那香味,是岁月的味道,是人情的味道,是让人安心的味道,就像老周的茶摊,就像这巷子里的日子,平淡,却满是滋味。

    喜欢。

第382集:茶摊里的新茶桶[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