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民富商苏半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8集:酒坊里的新打酒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nbsp老陈头应着,又拿起那只木勺。小林看着他熟练地舀酒,手腕轻轻一抬,又是半勺多的酒落进赵叔的酒壶里。赵叔笑得眼睛都眯了:“就知道你小子实在!上次我孙子来打酒,你也多给了半勺,那孩子回去跟我说,陈爷爷的木勺里有糖,酒都甜些。”

    nbsp老陈头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孩子嘴甜,咱也不能亏了他。”

    nbsp赵叔付了钱,拎着酒壶往外走,走到门口又回头说:“对了老陈头,下周我闺女回娘家,我再来打酒,还得用你那木勺啊!”

    nbsp“哎,好!”老陈头应着,看着赵叔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才转头对小林说:“你看,他们来这儿打酒,不是为了这酒多好,是为了这木勺里的心意。铁皮器量的是数,数多了少了,能算得清;可这心意,算不清,也省不得。”

    nbsp小林没说话,只是看着那只木勺。阳光从窗棂照进来,落在勺柄上,那些旧刻度像是活了过来,每一道都藏着故事——有老周头年轻时跟老陈头爹喝酒的往事,有王婶家难时的温暖,有赵叔孙子甜甜的笑。他忽然明白,为什么老主顾们宁愿多等一会儿,也要用这木勺打酒;为什么老陈头每天胳膊酸,也不肯用那铁皮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傍晚关门前,掌柜的来查账,看着账本上的数字,皱着眉说:“老陈,这几天的酒销量没少,可收入怎么还少了点?是不是又多给了?”

    nbsp老陈头点点头,把木勺递到掌柜面前:“掌柜的,您看这勺柄上的刻度,是我爹刻的。三十年前,咱酒坊刚开的时候,我爹就用它给客人打酒,每天多给半勺,可来的客人越来越多。为啥?因为他们知道,咱德顺酒坊卖的不是酒,是心意。”

    nbsp掌柜的看着那木勺,沉默了半天。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跟着老陈头爹打酒,每次都能多喝到小半杯,那酒的香味,他记了几十年。过了会儿,他叹了口气,拍了拍老陈头的肩膀:“行,你接着用这木勺。钱少点就少点,可这心意不能丢。”

    nbsp老陈头笑了,把木勺小心地放进布套里,挂在柜台最显眼的地方。窗外的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酒坊里的酒香混着晚风飘出去,巷口的老槐树底下,几个老人正摇着蒲扇聊天,其中一个说:“明天得去德顺酒坊打酒,老陈头的木勺,多给的那半勺,喝着心里踏实。”

    nbsp第二天一早,小林一到酒坊,就先把那只木勺拿出来,用布擦了又擦。老陈头进来时,看见小林正对着木勺研究刻度,忍不住笑了:“想学?”

    nbsp小林点点头,眼里满是认真:“陈叔,您教我用木勺吧。我也想给客人多舀半勺,让他们喝着酒,心里暖。”

    nbsp老陈头把木勺递给小林,手把手教他怎么握勺,怎么控制力道,怎么在酒漫过刻度时,轻轻一抬手腕,多舀出那半勺心意。阳光透过窗,落在两人手上,木勺的影子映在柜台上,像个小小的暖炉。

    nbsp后来,青溪镇的人都知道,德顺酒坊有只神奇的木勺,用它打酒,总能多喝到半勺。有人问老陈头,这半勺酒值多少钱?老陈头总是笑着说:“值不了几个钱,可这心意,金贵着呢。”

    nbsp再后来,小林也成了老林,他手里的木勺换了新的,可勺柄上的刻度还是照着老陈头爹当年的样子刻的。每次有新伙计来,他都会教他们用木勺打酒,教他们多舀半勺,然后说:“铁皮器量的是数,木勺量的是情,这半勺心意,不能省。”

    nbsp酒坊的铁皮打酒器,渐渐落了灰,挂在墙上,成了个摆设。可那只木勺,却每天都在柜台前忙碌,舀出的酒里,藏着青溪镇的故事,藏着几代人的温暖,也藏着那份永远不会变的,半勺心意。

    喜欢。

第368集:酒坊里的新打酒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