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民富商苏半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7集:当铺里的新登记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牛皮册里的念想

    nbsp民国十七年的深秋,一场冷雨裹着碎雪珠子,砸在“恒信当铺”的青石板门上,溅起细小花纹。柜台后的老掌柜周砚堂,正用一块麂皮布擦着铜框老花镜,镜片上那道细痕在油灯下泛着淡光——那是三年前,一位客人抱着碎纹玉佩来当,他凑得太近,被玉佩边缘磕出来的。

    nbsp“掌柜的,您这擦镜子的功夫,比给当物估价还上心。”小伙计陈六儿抱着本崭新的登记本,蹦跶着过来。那本子是东家从上海捎来的,硬壳封面印着烫金的“恒信当铺登记册”,里面每一页都印着编号,还画好了格子,等着填当物名称、成色、当金和赎回日期。

    nbsp周砚堂放下麂皮布,接过登记本翻了两页,指尖划过光滑的纸页,却没露出多少欢喜:“是方便,查东西按编号一找就着,不用再翻那堆旧账本了。”说着,他从柜台下摸出个牛皮纸小册,封面已经磨得发亮,边角处用棉线缝补过,是他刚当掌柜那年,妻子亲手糊的。

    nbsp陈六儿凑过脑袋,看见册子上是周砚堂的小楷,一笔一画写得规整:“十月初三,张秀才当和田玉双鱼佩,当金二十块现洋,其子明春赴京赶考,盼得高中”“十月十五,李寡妇当银嵌珍珠簪,当金十五块现洋,为女备嫁妆,明年端午出嫁”。

    nbsp“掌柜的,咱有新登记本了,记这些干啥呀?”陈六儿挠挠头,“上面不都写着当物和日期吗?”

    nbsp周砚堂没直接回答,而是把牛皮册轻轻放在新登记本旁边,就像把一块旧玉放在新瓷盘里。他拿起桌上的算盘,拨了两颗下珠:“六儿,你刚学当差,记着,来当铺的人,大多是遇着难处了。他们当的是物件,可心里藏的是盼头。登记本上的字,是给东家看的,是账;这牛皮册上的字,是给咱自己看的,是人心。”

    nbsp陈六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刚想再问,当铺的铜铃“叮铃”响了。进来的是城西染坊的王掌柜,裹着件半旧的棉袍,脸色比外面的天色还沉。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只青花缠枝莲纹的瓷瓶,瓶身光洁,釉色温润。

    nbsp“周掌柜,您给看看,这瓶子能当多少?”王掌柜的声音发紧,手指攥着布包的边角,指节都泛了白。

    nbsp周砚堂戴上老花镜,把瓷瓶捧在手里,指尖轻轻摩挲着瓶底的落款。油灯的光落在瓷瓶上,映出细碎的光晕。“道光年间的民窑精品,画工细,釉色匀,没磕碰。”他顿了顿,抬眼看向王掌柜,“您这染坊刚进了新染料,怎么突然要当东西?”

    nbsp王掌柜叹了口气,眼圈有点红:“别提了,染坊的伙计昨晚把染缸砸了,好几匹待染的布全废了,还得赔客人的钱。我那小儿子下个月要去济南府上学,学费还没凑齐,实在没办法了。”

    nbsp陈六儿赶紧拿出新登记本,蘸了墨水,等着记。周砚堂却先拿起牛皮册,翻开新的一页,笔尖顿了顿,写下:“十月廿八,王染坊当青花缠枝莲瓶,当金三十五块现洋,其子下月赴济南求学,盼学业有成。”

    nbsp写完,他才对陈六儿说:“记吧,当物青花瓶,当金三十五块,赎回日期半年。”

    nbsp陈六儿一边写一边嘀咕:“掌柜的,您这顺序反了。”

    nbsp周砚堂没理会,从钱柜里拿出三十五块现洋,用红纸包好,递给王掌柜:“王兄,这钱您先拿着。瓶子我给您放在里间的柜子里,通风干燥,保管好。要是到时候凑不够钱,您提前跟我说,咱再续期。”

    nbsp王掌柜接过红纸包,手都在抖:“周掌柜,您真是……真是救了我家的急。这瓶子我肯定赎,等我儿子放寒假回来,我就来。”

    nbsp送走王掌柜,陈六儿忍不住问:“掌柜的,您咋知道他儿子要上学?”

    nbsp“去年冬天他来当布料,说给儿子做棉袄,提过一嘴想让儿子去济南读书。”周砚堂把牛皮册收好,“来咱这当东西的,不是走投无路,谁愿意把家里的念想拿出来?多记一句,心里就多装着点人家的难处,往后打交道,才不会亏了人心。”

    nbsp日子一天天过去,新登记本上的编号越来越多,陈六儿也渐渐习

第367集:当铺里的新登记本[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