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3章 灵巧增益,改善经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晨光刚漫过田埂,我已站在试验田边,指尖划过系统界面。上一刻众人散去的喧闹还在耳边,此刻却只余下泥土与数据的静默对峙。昨日那行提示终于化作实体——“土壤改良配方生成器(初级)”在任务结算后彻底激活,蓝光轻闪,像一滴水落入干涸的河床。

    nbsp我蹲下身,将仪器探入东坡那片灰褐黏土。青纹流转,数值跳动,系统迅速抓取pH值、有机质含量与透气度。三组数据定格,我点击“生成方案”,界面上立刻跳出配比:腐叶三成,草木灰两勺半,每三日浅灌一次,忌深水漫灌。

    nbsp不远处,林婶正带着几个妇人翻土。她们照着昨日所学,用手指捻土辨质,却仍凭感觉撒肥。我快步走过去,拦住她扬起的肥料袋:“这片地黏重,肥多反而压根。”我把刚生成的配方递过去,“按这个来。”

    nbsp她皱眉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又抬头看我:“你这法子准吗?咱们祖辈都是看天施肥。”

    nbsp“不是看天,是看土。”我指着她脚边一块板结的泥块,“它‘说它喘不过气,就得松,就得少喂。”

    nbsp她半信半疑地按比例调配,一边嘀咕:“土还能说话?那它咋不说要下雨?”

    nbsp我没笑,只盯着第一垄施完肥的地块。系统提示浮出:【局部土壤活性提升,根系发育预期加快12%】。有效。

    nbsp回到临时棚屋,我摊开田册,将三类土样与对应作物匹配录入。灵穗稻适沙壤,安神藤喜微酸,七彩玫瑰耐贫瘠但需排水畅。过去靠经验试错的搭配,如今被拆解成可复制的参数。我忽然意识到,真正要教的,不是“怎么种”,而是“怎么算”。

    nbsp午后,李木带着他那组人来报错——他们在西角那片沙地猛施农家肥,结果新栽的豆角苗叶尖发黄。“我们想着土瘦就得多喂,咋还坏了?”

    nbsp“喂多了也撑死。”我带他测土,数据立刻显示氮超标。系统同步推送修正方案:暂停施肥,改用稀释豆渣水缓释养分,并增加覆盖秸秆保水。

    nbsp他挠头:“原来土也会‘吃撑。”

    nbsp我点头:“人干活要歇,地也一样。过犹不及。”

    nbsp这时承安跑进来,举着一张新画:“娘!我把土分成了三种颜色!红的是热土,蓝的是冷土,绿的是吃饱的土!”

    nbsp我接过画,心头一震。孩子不懂数据,却用色彩直觉捕捉到了本质。我翻过画纸背面,在上面写下一句话:“今日承安画的‘土会说话,明日可成我们的话事权。”然后把它贴进任务卡模板里。

    nbsp接下来三天,我推行“三三制模块流程”。三人一组,轮岗作业:整地组负责按配方改土,栽种组依标尺定距插苗,管护组定时巡查记录。每人手持任务卡,上面写着今日地块编号、作物阶段、操作要点。

    nbsp起初有人嫌麻烦。“干完活就行,还得打卡?”一个年轻后生嘟囔。

    nbsp林婶立刻顶上:“你娘做菜还看火候呢,种地倒能瞎来?这卡是凭证,将来分红看它!”

    nbsp渐渐地,节奏稳了下来。辰时中到午时初是劳作黄金段,阳光温和,土温适宜,协作效率最高。我调出系统记录,发现三人组的单位产出比单人高出近四成,且失误率最低。

    nbsp第五日清晨,李商人来了。他站在田埂上,目光扫过左右两片对比田。左边是未纳入新流程的旧区:稻株高矮不齐,杂草丛生;右边则是新法区,行距整齐,叶片挺立,泛着健康的油光。

    nbsp“你这整齐得像尺子量过。”他蹲下,抓起一把土,细细捻开,“土也松软。”

    nbsp“不止是整齐。”我递上记录册,“三日采收数据显示,新模式亩均用工减少1.2人日,肥料节省18%,产量反增7%。综合算下来,利润率提升21.3%。”

    nbsp他翻着册子,眉头越皱越紧,忽然抬头:“你把种地变成了算账?”

    nbsp“种地本就是算账。”我平静回应,“种子、人力、时间、土地,哪样不是成本?过去靠天收,现在靠数据收。”

    nbsp他沉默片

第373章 灵巧增益,改善经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