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下山之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的露珠还挂在药圃的叶片上,我已经在园中忙碌了一个时辰。昨夜辗转难眠,脑海中全是34;九转回春汤34;的残方和张道长提到的中医交流会。五十岁的年纪,本该安于山居生活,可那些古籍中的智慧却像一粒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nbsp34;这么早就来折腾你的宝贝草药?34;林素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姜枣茶,34;喝点暖暖身子,秋露重,别着了凉。34;
nbsp我接过粗瓷碗,温热的触感透过掌心传来。茶汤澄澈,沉在碗底的红枣和漂浮的姜丝散发出辛甜交融的香气。我啜饮一口,暖流从喉咙滑入胃中,驱散了清晨的寒意。
nbsp34;明儿还没起?34;我望向屋子的方向。
nbsp34;昨晚和同学聊到半夜,让他多睡会儿。34;林素蹲下身,帮我整理刚采收的草药,34;你昨天从道观回来后就心不在焉的,是不是那些古籍有什么特别发现?34;
nbsp我放下碗,从怀中掏出《青城药膳录》,翻到记载34;九转回春汤34;的那页:34;你看这里,张道长带来的《食疗本草》中记载的39;神仙粥39;,与师父传我的这个残方有七分相似。34;
nbsp林素凑过来看,她虽不懂医术,但多年耳濡目染,也能看懂些基本配方:34;这39;九蒸九晒39;的工艺倒是稀奇,一味黄精要反复蒸晒九次,得费多少工夫?34;
nbsp34;正是如此才显珍贵。34;我指着笔记上的文字,34;师父曾说,这39;九转39;之法能激发药材的深层药性,达到寻常制法十倍的效果。34;
nbsp林素的手指轻轻抚过纸页,眉头微蹙:34;你...是不是想下山去寻找完整的配方?34;
nbsp我怔住了。这个念头确实在我脑海中闪过,却没想到被妻子一眼看穿。阳光穿过药圃的篱笆,在我们之间投下斑驳的光影。
nbsp34;张道长建议我去成都参加一个中医交流会,34;我斟酌着词句,34;还提到...或许可以在城里开一家小药膳馆。34;
nbsp林素的手停顿了一下,随即继续整理着草药:34;你考虑好了?34;
nbsp34;还没有。34;我叹了口气,34;在山上住了三十年,突然要下山;
nbsp34;是为了明儿吧?34;林素突然说,眼睛直视着我,34;他若真去成都读书,你想离他近些。34;
nbsp我沉默不语。林素总是能看透我的心思。儿子去成都读书的事,虽然我们尚未决定,但作为父亲,我确实希望能陪伴他度过人生这个重要阶段。
nbsp34;也不全是。34;我最终说道,34;张道长说得对,现在城里人生活忙碌,亚健康问题多,药膳或许真能帮到他们。34;
nbsp林素站起身,拍了拍裙摆上的草屑:34;我去准备早饭。这事...等明儿醒了,你们父子好好谈谈。34;
nbsp望着妻子离去的背影,我心中五味杂陈。山居生活简单纯粹,每日与药草为伴,研究食疗法门,本是我最大的乐趣。但那些古籍中记载的药膳智慧,难道不该让更多人受益吗?
nbsp34;爸!34;程明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他穿着校服,头发还乱蓬蓬的,显然是刚起床,34;李浩说您做的四神汤比他妈妈熬的还好喝,想问问配方呢!34;
nbsp我笑着摇头:34;药膳配方因人而异,哪能随便给人?他若是脾胃虚弱,我可以帮他配一副适合的。34;
nbsp程明蹲在我身边,好奇地翻看我的笔记:34;这是什么?字好小啊。34;
nbsp34;《青城药膳录》,我这些年研究药膳的心得。34;我指着其中一页,34;这是专门为你配的健脑方,用核桃、黑芝麻、桂圆肉做的糕,你每次考试前都吃的。34;
nbsp34;原来如此!34;程明恍然大悟,34;我说怎么每次考前吃了这个糕,脑子就特别清醒。34;他忽然压低声音,34;爸,昨天没来得及细说...关于成都七中的事;
nbsp我放下手中的药铲,认真看着儿子年轻的面庞。阳光照在他的侧脸上,能看见细小的绒毛,那是尚未褪去的稚气。
nbsp34;你真的很想去?34;我问。
nbsp程明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34;七中的升学率全省第一,而且有最好的实验室和图书馆。34;他顿了顿,34;就是...离家太远了。34;
nbsp我摘下手套,拍了拍他的肩膀:34;走,去吃早饭。这事我们边吃边聊。34;
nbsp餐桌上,林素准备了清粥小菜和刚蒸好的茯苓馒头。程明的同学李浩已经坐在桌边,见我们进来,连忙起身行礼:34;程叔叔早!昨晚打扰了。34;
nbsp34;不必客气。34;我示意他坐下,34;听明儿说你对药膳感兴趣?34;
nbsp李浩推了推眼镜:34;我妈妈身体不好,常年吃西药,副作用很大。昨天喝了您的四神汤,感觉比吃药还舒服,所以;
nbsp我仔细观察这孩子的面色:苍白中泛青,眼下有淡淡的黑影,是典型的用脑过度、气血两虚的表现。
nbsp34;你每晚学习到几点?34;我盛了碗粥递给他。
nbsp34;凌晨一两点吧。34;李浩不好意思地说,34;高三了,得抓紧。34;
nbsp我摇摇头:34;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你这样透支身体,再好的药膳也补不回来。34;我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小瓷罐,34;这是安神茶,睡前喝一杯,能帮你早些入睡。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李浩感激地接过,小心地放进书包:34;谢谢程叔叔!34;
nbsp早饭过后,程明送同学下山。我站在院门口,看着两个少年的背影消失在蜿蜒的山路尽头。秋风送来阵阵药香,我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nbsp34;素素,34;我转身对妻子说,34;我想去趟道观,和观主商量下山的事。34;
nbsp林素正在晾晒衣物,闻言停下动作:34;决定了?34;
nbsp34;嗯。34;我点点头,34;明儿若去成都,我们就一起下山。在城里开个小店,既能照顾他,又能传播药膳之道。34;
nbsp林素沉默片刻,忽然笑了:34;其实我早准备好了。34;
nbsp34;准备什么?34;
nbsp34;这些年你每次研发出新药膳,我都偷偷记下了制作过程和客人的反馈。34;林素走进屋里,取出一个布包,34;喏,都在这儿呢。34;
nbsp我打开布包,里面是厚厚一叠纸页,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食谱和心得。有些页面还贴着干花标本,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我翻看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原来妻子一直在默默支持着我的药膳研究。
nbsp34;你;我喉头有些发紧,34;什么时候开始记的?34;
nbsp34;从明儿出生那年。34;林素的眼睛里闪着温柔的光,34;记得吗?他百日咳,你三天三夜没合眼,研制出那个梨膏糖。34;
&nb
第139章 下山之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