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善若水,寻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 笔底烟霞[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糊了他脸上的皱纹,34;可万一......万一他魂魄认得回家的光呢?34;

    nbsp这种扎根于苦难的民间信仰,比任何通灵小说都更震撼人心。我开始系统整理本地的34;非正常死亡记忆工程34;,记录那些被官方档案忽略的个体命运。在老旧社区走访时,意外发现梦中的34;松山疗养院34;原型其实是城东已拆除的结核病防治所。

    nbsp34;当年死了不少人。34;八十岁的陈阿婆在旧相册里指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灰白建筑的门廊确实与我梦中场景相似。她颤巍巍的手指抚过合影中模糊的人脸:34;这些都是没熬过链霉素过敏的;

    nbsp随着调查深入,一个被掩埋的医疗事故浮出水面年该所曾因药物管理混乱导致十七名患者死亡,事后却被归因为34;瘟疫流行34;。我在省图书馆尘封的卫生简报中找到一则五十字的简讯,配图里戴口罩的医生,眉眼间竟与我梦中虚构的34;林怀瑾34;有微妙的重叠。

    nbsp34;你小说里写的灵魂契约,34;许女士某日突然来电,34;其实对应着旧时39;买寿39;的陋习。34;她发来某地方志的扫描件,记载光绪年间有富户34;购童子八人,以命续命34;。泛黄的宣纸上,八个模糊的指印排成八卦形状,让我想起梦中七人指尖渗血的场景。

    nbsp这些发现逐渐拼凑成新的创作计划。当《醒梦录》获得年度奇幻文学奖时,我却在颁奖礼上宣布转向纪实写作。台下掌声中有不解的嘘声,直到我展示了一组对比照片:左边是小说里描写的通灵古镜,右边是旧货市场两块钱一面的普通铜镜。

    nbsp34;真正的魔幻从来不在阴间,34;投影仪光线里飞舞的尘埃,像极了招魂仪式上飘散的纸灰,34;而在我们如何记忆、解释与承受苦难的方式里。34;

    nbsp次日报纸的文化版出现有趣的分歧:有的称这是34;幻想作家的觉醒34;,有的则批评34;对民间信仰的祛魅过于残酷34;。但最意外的反馈来自某位读者来信,信封里装着张1983年的防治所工作证,照片已经霉变,背面的钢笔字却清晰可辨:

    nbsp34;那些没能活过春天的人,需要被记住真实的样子。34;

    喜欢。

第115章 笔底烟霞[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