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凌在明末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2章 京大去官僚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nbsp一直沉默的阁臣陈廷敬,这位以务实着称的老臣,此刻眼中精光一闪,缓缓颔首:“周祭酒此言,虽似离经叛道,却切中时弊,发人深省。老夫观六部诸司,乃至地方州县,衙门之内,因循旧制、叠设机构、冗员充斥之象,触目惊心。一县之内,管钱粮、刑名、教化、河工之吏员,皆纳入同一品秩序列,只论出身资历,不论实务专精,遇事则相互推诿掣肘,效率低下。确应思考,如教育、工造、财税、邮驿等专务,是否应自成相对独立之体系?专才专用,职、责、权、利明晰,或许方能根治这‘雍肿不堪之顽疾!周祭酒于京大先行试水,厘清学官职责,尝试建立一套有别于通用官制的教育职事体系,未尝不是一剂对症之良药!”陈廷敬的话,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头,虽未明确支持周铁砚的激进方案,却巧妙地为其“教育独立体系论”提供了更高层面的合理性背书,同时也将“尝试”二字点出,留下了回旋余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王紫涵何等精明,立刻捕捉到了陈廷敬话中的关键以及皇帝朱批里“试行”二字的分寸。他轻咳一声,将话题牢牢拽回眼前:“陈阁老所论深远,乃治国之宏图。然今日议题,唯在京大试行新政之具体细务!”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周铁砚与李光弟,“李尚书之忧,在于学官铨选资格。周祭酒之求,在于破除官制束缚。二者并非全然不可调和。”

    nbsp他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显出内阁首辅的决断:“老夫提议,此二百余学官之位,仍按朝廷规制,原则上需进士出身。然——值此京大破旧立新之非常时期,特事特办!”他语气加重,“其一,周祭酒可于解聘旧员后,面向天下,不拘一格,公开招募代理学官!无论进士、举人、监生,乃至有真才实学之布衣,只要精于实务、德行无亏、熟稔教育之道者,皆可报名应考!由礼部、吏部会同京大组成考选委员会,严格遴选。其二,此等代理学官,以‘试职身份履职,品级待遇暂依其职掌繁简核定,不强行对应朝廷通制品阶,其权责由京大祭酒衙门明确颁行,直接向祭酒负责!其三,试职期为三年。三年之内,若代理学官中确有才能卓着、贡献突出者,可由京大祭酒专折奏保,经吏部考核,陛下特旨恩准,赐予同进士出身或实授相应官阶,纳入正式流品!此乃权宜之计,亦为陛下开‘非常之科以纳‘非常之才留一通道!李尚书、贾尚书、周祭酒,以为如何?”

    nbsp此议一出,静室内针落可闻。李光弟眉头紧锁,王紫涵的提议虽保留了进士资格的“原则”,却以“试职”之名,几乎完全架空了吏部对这批关键职位的直接铨选权,并将最终用人权和未来的“转正”推荐权,牢牢交到了周铁砚手中!这等于在旧官制铁板上硬生生凿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然而,“特事特办”、“陛下特旨”这两顶大帽子,以及光武帝那份措辞严厉的朱批,又让他无法直接驳斥。他嘴角微微抽动,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算是默认。

    nbsp贾天祥脸色也有些难看,吏部的权威被大大削弱,但他更清楚首辅的分量,只得勉强拱手:“阁老思虑周全,如此安排,或可兼顾规制与实效。”

    nbsp周铁砚心中大石落地,王紫涵此议,虽未完全实现他“教育去官制化”的理想,却给了他最急需的、几乎不受掣肘的人事任免权!他立刻起身,郑重一揖:“下官谨遵阁老钧旨!必当秉公考选,唯才是举,不负陛下与阁老信重!”

    nbsp“好!”王紫涵一锤定音,“细则即由内阁中书据此议草拟,呈陛下御览后,会同礼部、吏部行文京大!周祭酒,京大乃首善之地,此策干系重大,施行之中,务必刚柔并济,既要刮骨疗毒,亦要速稳局面!陛下与内阁,拭目以待!”他的目光深邃,带着告诫与期许。

    nbsp“下官明白!”周铁砚肃然应道,心中那团火已熊熊燃烧。

    喜欢。

第482章 京大去官僚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