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单身汪的万界之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名传京都[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若甫身着常服,神态闲适地站在巨大的青花瓷鱼缸前,指尖捻着细碎的鱼食,慢悠悠地洒向水中。

    nbsp锦鲤争相跃起,搅动一池碧水。

    nbsp他神情专注,仿佛眼前这方小小的天地便是全部,完全看不出是执掌庆国权柄的宰相。

    nbsp脚步声匆匆响起,带着一股难以压抑的憋闷之气。

    nbsp林珙快步走进书房,脸上混合着无奈、焦躁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屈辱。

    nbsp林若甫头也未回,只听着脚步声,便淡淡开口:

    nbsp“被拦下了?”

    nbsp“是!”

    nbsp林珙重重吐出一口气,声音带着压抑的火气,

    nbsp“范建那老狐狸!从头到尾就没给我单独开口的机会!天南海北,东拉西扯,尽是些不着边际的话!招揽范闲的话,一个字都没机会说出口!”

    nbsp他越想越气,一拳砸在旁边的紫檀木花几上,震得上面的梅瓶微微晃动。

    nbsp林若甫洒下最后一点鱼食,看着鱼儿平静下来,才缓缓转身。他脸上不见喜怒,只平静地看着儿子:

    nbsp“我早与你说过,想招揽范闲,非是易事。范建此人,护犊情深,更兼老谋深算。你想在他眼皮子底下挖他儿子,岂能轻易得手?”

    nbsp林珙眉头紧锁,带着忧虑:

    nbsp“父亲,太子那边还等着我的消息。若迟迟没有结果,毫无进展,只怕太子那边会……”

    nbsp“太子不会那么做。”

    nbsp林若甫打断他,语气笃定,

    nbsp“至少现在不会。只要范建还在京都一日,只要陛下对范闲的‘看重未减,京都里,除了陛下本人,没人能轻易动得了范闲。贸然出手,只会适得其反,将他彻底推向二皇子那边。”

    nbsp他顿了顿,眉头微不可察地皱起,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nbsp“太子不会,但架不住……有个疯子!那个疯子,可不会管那么多!她行事,只凭喜恶,不计后果!”

    nbsp“疯子?谁?”

    nbsp林珙追问。

    nbsp林若甫却没有回答,只是深深地看了林珙一眼,目光带着告诫:

    nbsp“招揽范闲之事,尽力而为即可。万不可擅作主张,行多余之事!否则,恐惹来泼天大祸!”

    nbsp他加重了语气,

    nbsp“记住我的话!”

    nbsp林珙垂下眼帘,低声应道:

    nbsp“是,父亲。”

    nbsp然而,在那低垂的眼帘下,一丝不甘与复杂,悄然闪过。

    nbsp林若甫看在眼里,心中暗叹一声,面上却不露分毫。

    nbsp他走到书案前,拿起一方湿帕擦了擦手,转移了话题:

    nbsp“范闲那首《登高》,你可看了?”

    nbsp林珙点头:

    nbsp“诗会结束不久,便已传开。确实……惊才绝艳。”

    nbsp语气复杂。

    nbsp“嗯。”

    nbsp林若甫走到书案后,目光落在桌上一张誊抄着《登高》的宣纸上,反复吟哦着那几句气象万千的诗句,眼中是纯粹的欣赏与赞叹,

    nbsp“好诗!字字珠玑,意境雄浑!此子文采,已臻化境!假以时日,必成庄墨韩一般的文坛泰斗!更兼其医术通神……婉儿能嫁予他,后半生平安喜乐,衣食无忧,为父……倒也放心了。”

    nbsp范府。

    nbsp与宰相府的低沉不同,范府此刻洋溢着一种与有荣焉的欢快气氛。

    nbsp《登高》一诗,如同插上了翅膀,早已从靖王府飞入了范府。

    nbsp范若若拿着李弘成遣人送来的诗会记录副本,看着上面哥哥那力透纸背的瘦金体与那首冠绝当场的《登高》,小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骄傲与欣喜,仿佛作出这惊世之作的是她自己一般。

    nbsp“我就知道哥哥最厉害了!”

    nbsp她捧着那页纸,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nbsp柳如玉更是喜上眉梢,大手一挥,给府中所有下人都发了赏钱,连带着厨房里负责采买的老张头都多得了半吊钱。

    nbsp整个范府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nbsp消息自然也传到了范建耳中。

    nbsp他正在书房处理公文,听到下人绘声绘色地禀报诗会盛况,特别是郭保坤、贺宗纬二人如何灰头土脸时,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头也不抬地说了句:

    nbsp“大惊小怪。”

    nbsp便继续伏案疾书。

    nbsp然而,当贴身伺候的老管家稍后进去奉茶时,却瞧见自家老爷正背对着门口,手里捏着另一份誊抄的《登高》,似乎看得入了神。

    nbsp借着窗棂透过的光,老管家清晰地看到,老爷拿着纸张的手……竟在微微发抖!

    nbsp“老爷,茶……”

    nbsp老管家轻声提醒。

    nbsp范建仿佛被惊醒,迅速将纸张放在案上,端起茶杯掩饰性地喝了一口,含糊道:

    nbsp“放着吧。”

    nbsp声音似乎比平时低沉了些许。

    nbsp老管家放下茶盘,躬身退出,嘴角却忍不住弯起。

    nbsp老爷这表面淡定,内心只怕早已乐开了花!

    nbsp更别提,据说公子亲笔写的那份原稿,已经被世子殿下直接送入宫中,呈给陛下了!

    nbsp这份荣耀,整个范府都与有荣焉!

    nbsp《登高》之名,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京都的文人士子圈层掀起了滔天巨浪。这惊人的传播速度,除了诗作本身震撼人心的力量,还得“归功”于郭保坤和贺宗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这二位为了看罗彬的笑话,提前一晚便大肆宣扬了诗会比斗之事,引得无数目光聚焦靖王府。

    nbsp结果,罗彬一诗惊天下,他们二人反而成了最大的笑柄,成了《登高》扬名的最佳背景板。

    nbsp罗彬本人对此倒是感觉平平。

    nbsp除了府中下人看他的眼神更加敬畏了几分,生活似乎并无太大改变。

    nbsp送走了依依不舍、还想借着“讨论心法”多留一会儿的若若,罗彬回到自己清幽的小院。

    nbsp刚关上房门,就听院中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衣袂破风声。

    nbsp他推门而出,月光下,一个穿着半旧文士衫、脸上堆满谄笑的身影正站在院中,搓着手,不是那在城门口骗了他二两银子地图、又倒卖《红楼》牟利的鉴查院文书王启年,又是谁?

    nbsp罗彬忍不住挑眉,语带调侃:

    nbsp“哟,这不是生财有道的王大人吗?怎么,卖书卖到范某这陋室里来了?莫非是又有新的‘禁书要推销?”

    nbsp王启年脸上笑容更盛,带着十二分的恭敬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深深一揖:

    nbsp“哎哟,范公子折煞小人了!自那日得见公子风采,王某便仰慕不已,寝食难安!这不,今日特来拜会,聊表敬仰之情!”

    nbsp姿态放得极低。

    nbsp罗彬走到院中石凳坐下,似笑非笑:

    nbsp“大晚上的来拜会?王大人兴致倒是不错。还是说……又遇到什么难处,需要范某‘慷慨解囊了?”

    nbsp他特意加重了“慷慨解囊”四个字。

    nbsp王启年脸色一僵,心里叫苦不迭。

    nbsp他原本的计划天衣无缝——等范闲查不到滕梓荆妻儿下落,焦头烂额之际,他再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现,告知人已被他“妥善”安置在城外,以此作为投名状,顺理成章地攀附上这位前途无量的提司大人。

    nbsp可谁曾想,这位范公子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nbsp仿佛未卜先知一般,直接就让滕梓荆精准地找到了他!人他总不能扣着吧?只得乖乖交了出去。

    nbsp滕梓荆带着妻儿远遁儋州,他这“雪中送炭”的计划彻底泡汤。

    nbsp正愁肠百结,苦思如何重新接近范闲完成院长交代的“伴其左右”任务时,《登高》一出,震动京都!

    nbsp王启年顿时急了,这位范公子的名声越响,盯着他的眼睛就越多,自己再不出手,等院长问起,他这身皮怕是要被扒掉三层!

    nbsp于是,他只能硬着头皮,顶着被奚落的风险,厚着脸皮夜闯范府了。

    nbsp不过,他王启年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nbsp他脸上瞬间换上愁苦之色,唉声叹气道:

    nbsp“公子明鉴!王某……王某也是实在没法子了,才不得不夤夜前来打扰公子清静啊!实在是……家中妻子催逼得紧,王某……王某也是走投无路了!”

    nbsp说着,他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双手恭敬地呈给罗彬。

    nbsp罗彬接过来,展开借着月光一看,好家伙!

    nbsp竟是一张列得密密麻麻的账单!上面详细记录了:

    nbsp购买城外小院花费八十两、伪造户籍路引花费二十两、日常柴米油盐酱醋茶及零星用品花费共计五十两……最后用朱笔醒目地写着——总计纹银一百五十两整!

    nbsp罗彬抖了抖这张“催命符”,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

    nbsp“王大人,这是何意啊?”

    nbsp王启年搓着手,一脸“不好意思”:

    nbsp“这个……公子容禀!这上面的花费,都是之前安顿滕家母子所耗。那日滕壮士寻来,王某念其忠义,又感念公子仁德,实在没好意思开口向他索要……想着,滕壮士既已投入公子门下,公子您义薄云天,定不会吝啬这区区一百五十两银子,替属下结清这笔……嗯,必要的开销。”

    nbsp他偷瞄了一眼罗彬的脸色,又赶紧补充,

    nbsp“真的不是王某非要来烦扰公子!实在是家中那河东狮吼,日夜催逼,王某这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实在是……没办法了呀!”

    nbsp说得情真意切,仿佛真有个凶悍妻子在背后拿着擀面杖逼债。

   &n

第23章 名传京都[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