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锦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6章 是邪教还是相反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弥陀经典虚构了一个美妙无比的西方极乐世界,还绘制了一个理想的现实社会的图景。

    尽管当时其它佛教宗派也有类似的描绘,但他们却主张通过“苦修”、“禁欲”、“摄心”等法来成就佛果,净土宗则为普通民众开了方便之门。

    唐代善导最终确立了口称念佛之法,又叫“持名念佛”。

    以至有人说净土宗“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功少而得效速”,缺少文化、没有地位的下层民众深受影响,许多地方出现“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景象,并在后世中国社会一直盛行不衰。

    两宋之际,社会风习在佛教信仰领域大致有两种趋势,一是正统,一是异端。

    当时,佛堂念会极为普遍,不仅如此,佛教结社也极为盛行,如南宋杭州昭庆寺释省常立净行社,东山承天寺释本如立白莲社,?川宝藏寺释齐玉立净土念佛会,松江超果寺释灵照立净土会等。

    但是这些佛会都是上层人士参与的的念佛会,这种佛教结社之风一直至今也未稍减。

    如吴自牧叙述杭州佛事盛况:“奉佛老有上天竺光明会……其余白莲、行法、三坛等会,各有所分也。”

    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也是众多百姓的终极目的,但他们不可能插足上层净业团社,正是在这种状况下,白云宗、白莲宗应世而出,它满足了百姓们对心灵上的需求。

    北宋末,孔清觉创立佛教异端组织白云莱,据载:“白云莱者,徽宗大观间,西京宝应寺僧孔清觉居杭之白云庵,立四果、十地,造论数篇,教于流俗,亦曰十地莱。”

    白云宗创立后曾遭到当局禁断,但未能禁绝,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南宋初年,江南出了一位上承佛门正统、下开佛门异端的著名人物,即吴郡沙门子元,此人俗姓茅,便是大名鼎鼎的茅子元。

    在当时净土念佛结社盛行的背景下,白莲教多称白莲社或莲社,主持者既有僧侣,也有在家信徒,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僧人茅子元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

    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合称五戒,以求往生西方净土,教义与净土宗大致相同。

    茅子元采用天台宗教理,绘制《圆融四土三观选佛图》,用佛像、图形和比喻来解说佛土的高低,简化并统一前人制作的念佛修忏仪式,制定《白莲晨朝忏仪》。

    先前的净土结社,参加者之间只是松弛的社友关系,社与社互不相属,茅子元将其改为师徒传授、宗门相属。

    他在昆山淀山湖建白莲忏堂,自称导师,坐受众拜,又规定徒众以“普觉妙道”四字命名,从而建立了一个比较定型的教门。

    白莲教产生之初曾遭到官方禁止,茅子元被流放到江州,但因教义浅显、修行简便而得以传播。

    到南宋后期,虽仍被一些地方官府和以正统自居的佛教

第376章 是邪教还是相反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