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0章 罢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这么多年的磨练,他早已不是昔日只有血气之勇的愣头青。

    nbsp自己这些年也算是为季汉效力,正是因为身在局中,见识到季汉发生的种种。

    nbsp他才越发明白,天下大势,几乎已是再无逆转的可能。

    nbsp现在他已经看得很清楚,自己这个姊夫,正是顺了大势,这才有机会娶了自己的阿姊。

    nbsp眼下大势已成,难有再变,罢了,罢了啊……

    nbsp李明的这种心理变化,并无出奇之处。

    nbsp因为时至今日,就算是蜀地李氏子弟,怀有这样心理的,也大有人在。

    nbsp而蜀地李氏,不过是大汉,乃至天下世家的一个小小缩影而已。

    nbsp“阿弟不喜欢?”

    nbsp阿姊的声音,叫醒了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李明。

    nbsp他蓦然抬头,这才发现,原来自己跟在众人后面,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农家小院里。

    nbsp这个小院,和村里其它农家小院基本无二,很干净,也很清静。

    nbsp甚至不用收拾,连家什都不添加,就能长住下去。

    nbsp不但老冯,其妻亦是满意得很。

    nbsp却是没想到李明会摇头。

    nbsp迎着众人的目光,李明顿时就是些尴尬,连忙摆手:

    nbsp“没有,没有,方才一时走神,想到别的事,阿姊喜欢这里,我又怎么会有二话?”

    nbsp老冯这才点了点头,开口道:

    nbsp“住旅舍可比不过住这里舒心。”

    nbsp以他的身份,自然也能住进兴汉会的内部客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但不管内部客舍比普通旅舍怎么怎么好,那也是左右皆有生人同住。

    nbsp哪有自己独占一个院子来得自在?

    nbsp没有过多理会李明,老冯把自己的妻小安顿好,再烧水洗漱沐浴一番,也没见有多忙活,天色就已经暗了下来。

    nbsp吃了老魏等人送过来的吃食,安排一家人睡下,老冯这才趁着夜色,出了小院,辨认了一下方向,然后迈步前去。

    nbsp这个时代,除了富贵人家能通宵达旦地玩乐,就算是土财主,多半也是天黑了就搂着妻妾睡觉——油灯不费油啊?

    nbsp不用人带路,远远就看到一个亮着灯火的地方。

    nbsp推门而入,一股夹着酒气肉香的热浪就扑面而来。

    nbsp“老冯来了。”

    nbsp“来了?来,坐,就等你了。”

    nbsp面对里头有些乌烟瘴气的味道,老冯非但没有皱眉,反而是闭眼深吸了一口。

    nbsp就是这个味,老怀念了!

    nbsp上前挤到人群里,一把夺过不知道谁手里的碗,咕咚一口喝干:

    nbsp“彩!”

    nbsp酒其实算不上好酒,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劣酒。

    nbsp虽说这些从军中退下来的兵卒,都有些家底,生计不愁。

    nbsp也不是说没有门路买好酒,好歹也是奉命在这要害之地开店呢。

    nbsp但这好酒,它得花大钱啊!

    nbsp毕竟是贵人才能享用的好玩意。

    nbsp“还以为你喝不惯呢。”

    nbsp老冯“嗤”了一下,斜眼看了一下说话的人:

    nbsp“你家阿翁现在还在军中领兵呢,再难吃,能比得过马勺煮出来的饭食?”

    nbsp众人皆是哄然大笑起来。

    nbsp军中马勺煮出来的玩意,那是真的是就只求填饱肚子。

    nbsp汉军衣食自然是不缺的。

    nbsp但再高明的伙夫,也不可能在行军间隙中,有时间有心情给成千上万等着吃饭的军士,煮出美味佳肴。

    nbsp一勺烩煮,填饱肚子就行。

    nbsp军中有机会吃上好伙食,基本都是在要上阵杀贼的时候。

    nbsp所以军中大部分时候的伙食,与眼前的酒肉相比,说是天壤之别,一点不过分。

    nbsp老冯进来后这一番言语和动作,在无形中亮明了自己的态度。

    nbsp老冯还是以前的老冯,没有把同袍之谊丢掉。

    nbsp一时间,屋里的气氛又热烈了几分。

    nbsp几碗下肚,酒酣耳热,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nbsp聊起以前军中之事,这个说我一刀砍死十八贼,那个说我一枪囊死二十八贼……

    nbsp看得老冯眼里都有些羡慕,有些感慨地对身边的老魏说道:

    nbsp“我听说,南中的老兄弟,从军中退下来以后,有些人还不乐意从南中搬过来,如今我看啊,你们这小日子过得,弄得我都羡慕。”

    nbsp老魏咂了咂嘴,神色也是有些复杂:

    nbsp“可不是?若是换成了别人,说不得就要闹到长安去了,幸亏大伙都是跟着君侯从南乡出来的。”

    nbsp“君侯说一,咱们不会说二,君侯让咱们向东,绝不会有人向西。”

    nbsp南乡系的老卒,可不是一般退伍老兵。

    nbsp那可是受过一定教育,走南闯北,东征西讨,见识眼界都不缺。

    nbsp最重要的,是一个同时具有组织性和纪律性的团体。

    nbsp南乡再繁荣,范围和地界就那么大,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接收那么多的老卒。

    nbsp朝廷也不可能让这么一个团体抱团在同一个地方。

    nbsp所以尽量把他们打散,那是必须的。

    nbsp这个时候,冯君侯在南乡子弟心目中的无上威望就体现出来了。

    nbsp南乡的官府敢说让退伍老卒举家带口离开南乡,官府的大门就算不被拆了,也要妥妥地被泼大粪。

    nbsp当年南乡被称为群魔乱舞之地,真当白叫的?

    nbsp但如果官府拿了中都护府下发的公文(当时冯某人是以中都护身份平尚书事),上面还有冯某人的假·亲笔签名(关将军代签)。

    nbsp那这些刚从军中退下来的老兵,就能立刻回家收拾行李出发。

    nbsp只因为他们相信,君侯从来不会亏待南乡子弟。

    nbsp事后证明,君侯确实是为了大伙好。

    nbsp因为他们前脚刚走,天子后脚就迁都长安,南乡的学院工坊等等,基本也跟着迁走了。

    nbsp接着,朝廷在关中分田分地。

    nbsp更别说搬来这里,平日里几个过命的老兄弟还能凑到一起吃吃喝喝。

    nbsp还图个啥?

    nbsp老魏也是喝了酒的,听到这个话,斜眼看向老冯:

    nbsp“要不你现在也退下来?”

    nbsp日子确实过得不错,但比起老冯来,就算不是天上地下,也是相差甚远了。

    nbsp毕竟老冯可是能领军镇守一方了。

    nbsp再努努力,说不得能凭军功荫妻封子——就算是保送一个孩子入皇家学院,那也已经算得上是封子了啊。

    nbsp“君侯无令,吾岂敢轻言退?”

    nbsp老冯拽了一下文,然后看了一下酒意上来的同袍,“其实我这一次过来,除了看望一下老兄弟,也是有一事想问问大伙的意见。”

    nbsp“嗯?”

    nbsp老魏酒意,似乎顿时就消失了,连身子都坐得板直,眼睛贼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可是上头,又派活下来了?”

    nbsp当初大汉收复关中时,丞相骤然病逝,君侯临危受命,虽说稳住了阵脚,但关中各地,大乱没有,但残兵乱民寇匪那真可谓是多如麻。

    nbsp那个时候,不说什么乡长亭长,就是敢受命去地方出任县令的人,那都要豁出命才行。

    nbsp所以这些来到关中定居的老卒,说是从军中退下来了,但实际上可是帮了地方官府不少大忙。

    nbsp这本也是朝廷的另一个用意。

    nbsp不让这些兵卒在南乡抱团,但以当时关中的情况,这些兵卒却可以帮助地方迅速稳定局面。

    nbsp正是有了这个缘由,所以此时一听到老冯的话,老魏立刻就问出那句话:

    nbsp莫不成是上头又有活派下来了?

    nbsp派活好啊!

    nbsp当年协助地方稳定局面时,但凡手脚灵便的,运气好点,混个县尉,运气差点,做亭长什么的,也不在话下。

    nbsp没办法,从军中退下来的南乡子弟,就是这么吃香。

    nbsp受过教育的,和没有受过教育的,本就不是一个层次。

    nbsp朝廷同样很乐意让他们分散到地方发光发热,只要不是在南乡抱团就行。

    nbsp“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nbsp老冯又给自己倒了一碗酒,喝了一大口,斟酌地说道:

    nbsp“朝廷有意在各郡成立统军府,郡中有志从戎报国者,可编入统军府,免税赋及徭役,专以军事……”

    nbsp“朝廷又要改军制?”

    nbsp“不能说是又要改,”老冯摇头,“前番改军制,只是改了中央诸军,现在应该是想改地方郡兵之制,这一次,应该算是接着继续改制。”

    nbsp“那这与吾等又有什么关系?”

    nbsp有人插嘴问了一句。

    nbsp老魏却是一个激灵,猛地盯向老冯。

    喜欢。

第1360章 罢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