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礼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上皇归天,一直秉承孝道的李世民要为父守孝,循周礼。这可不得了,周礼为父母守孝是三年,皇帝要是去守孝了,那国事怎么办?众多大臣一起上谏,觉得跟当初汉帝一样,意思个三十七天就可以除下孝服了。这之间的国事,交到东宫吧!
然后,问题又来了。古人是讲究陵墓的,当初秦始皇差不多造了一辈的陵墓,到死也没全造完。而现在李渊是太上皇,也是做过皇帝的人,还是开国的高祖,陵墓的规格也不能寒碜。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应该好生操持,要像当年汉高祖刘邦的长陵一样,一定要厚葬,当然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总不能让灵柩一直停在外面,还是要早点入土为安。汉高祖的长陵高达丈,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建起来的,哪怕如今建造工艺已经很高,可以不用石头用水泥什么的了,可是,你总不能光建一个外壳吧,里面也要有料啊!规定时间里根本不可能完成,而且还劳民伤财。
秘书监这时是虞世南,也是个鼎鼎有名的人物,他那兄长虞世基是隋朝的老臣,却不是什么好人,绝对是佞臣,不过,这虞世基却不一样,李世民说他德行、忠直、博学、词、书翰为五绝,尤其是他的书法,他当年师从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禅师学习书法,极有风骨,李世民的行书就是跟他学的。虞世基此时就觉得李世民做得不对,便上书劝谏:“圣人薄葬其亲属,并非是不孝,而是深思熟虑,因为厚葬适足以成为亲人的拖累,所以圣人不为。过去汉朝张释之曾说过:‘在陵墓藏有金玉,即使铸铜铁封住南山还是有空隙。刘向说:‘死者没有生命的极限而国家有兴废,张释之所讲的,是长远打算。他们讲得深刻,的确合乎道理。陛下圣德超过唐尧、虞舜二帝,而厚葬亲人却效法秦汉的帝王,我认为陛下不当如此。虽然不再藏金埋玉,后代的人一见丘垄如此高大,怎么知道没有金玉呢?而且如今陛下服丧依照汉帝,三十七天脱下丧服,但是丘垄制度惟独依照汉高祖的长陵,恐怕不大合适。希望陛下能够依照一书,为太上皇建造三仞高的陵墓,所用器物制度,一律节省简化,将这些刻石碑立于陵旁,此外另书写一通,藏在宗庙内,用做后代孙永久效法。”
李世民压根就不想理会这个有些迂腐的书生,毕竟,李世民如今已经功成名就,将大唐治理得成了贞观盛世,每日里都有大臣在奉承吹捧,已经没有最初登基那会儿虚心纳谏了,在他看来,自己是皇帝,李渊还是自己的父亲,当朝的开国高祖,难道给他修建的陵墓高大一点有什么问题吗?还说什么要简化从事,这不是丢皇家的脸面么!那怎么行,厚葬是一定要的。
虞世南也有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没几天,又送上了一道奏疏,这回把实际问题摆了出来:“汉代的帝王一般即位后即营造山陵,有的营建时间达五十多年;如今几个月之内要得到几十年的功效,恐怕人力难以做得到。”你去造啊,只要你不觉得把太上皇的
第五十二章 礼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