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水面上的故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平他们这样都骑着马、大半还穿着甲的人一看就知道不是等闲之人,傻子也知道不应该与他们结怨,虽然他们没坐大船、只坐这等船有些怪。

    经过这番故事之后,李平他们的船队出发了。

    那娘的船也跟在了后头,只不过李平一直没看清那娘到底长得如何,大概好像挺黑、蛮紧实的。

    坐在船头,李平有些好的问起那半大子:“你们平日里生意如何?”

    可能是因为李平出了手帮忙的缘故,那半大子看李平的眼光已不再那么畏惧,反一直帮着胡忠山安抚马匹。

    听到李平问他,倒也回答得直来直去:“现在很不好,没什么客人,做买卖的早就都消失了,百姓们也不敢乱跑了,还哪里有什么人坐船来过江啊。军爷,你也看到了,你们来前,我们那么多船都是闲着的。”

    李平一听也大概明白了原因,没靠山的商人现在确实活不下去。谁要是还敢做买卖,估计有多少就被抢多少,寻常百姓又有几人闲着没事往返于两城之间呢。

    于是,他接着又问道:“那你们如何生计?还有饭吃么?”

    “没了活计,哪里还有饭吃,好在我们还有船,总能打到两条鱼,不至于饿死,但却也远远吃不饱。”那半大子话倒是伶俐,想来这种迎来送往的生活早把他锻炼出来了。

    “那鱼好打么?”李平继续问。

    “不好打。那么多人没饭吃,都在想着抓鱼,可这江中的鱼又能有多少呢?阿姐一个早上也才抓了那两条鱼,本就已是要饿肚皮了,却又被刚才那些个杀才夺了去,就更没得吃了。”

    那半大子刚完,船尾的老头突然猛的“咳嗽”了两声并喊道:“孩子,不要胡乱话。”

    那半大子一听也吐了下舌头,忙看李平的反应。

    李平却并没有什么可介意的,他反而继续怪的追问:“鱼既然得来不易,怎么却轻易拿了出来?”

    “往常自然也不会的,军爷们常常来搜刮,我们都藏得很严。今日你们雇船还先付了个大饼当定钱,阿姐看着羡慕,想来是有些急了,这才轻信了那些军爷。能多换些吃的总比只有两条鱼强。”那半大子虽然不再“杀才”,却看得出来仍很愤愤。

    李平听到这里,也是无语,只无奈的了句:“放心吧,我们不会赖账的。”

    然后,他打算转一下话题,也不想再从这个能想像得到的问题上尴尬了。

    于是,他等了一下又问:“你们船上怎么不见年轻男人,这摆船有法吗?”

    “这能有什么法,他们只不过都被抓到那边造船和操船去了。”那半大子指着远方那一片船舶的海洋道。

    李平也顺着半大子指的方向去看,远处的江面上就像铺了一层望不到头的蚂蚁一样。但也好像不过如此,与李平以前在海边看到的那些成群的渔船并无太大差别,只是数量多了很多很多而已,但他的心境还是有了一些微许的变化。

    看李平开始遥望,半天不再言语,那半大子跑到了船尾帮那老头去摇撸去了。

    到了对岸的樊城以西下船后,李平注意到贺柱子又给那些船夫拿了几个不大的面饼,那些船夫立即都千恩万谢起来,有的甚至都给贺柱子跪下了。

    李平想了一下,冲着那个给他摇船的老头:“你们再这里等一等吧,我们一会儿回去还坐你们的船。”

    “谢谢将军,谢谢将军!将军放心,我们一准儿等着。”那老头的脸突然像开了花一般绽放起来。

    骑上马后,往那些大船聚集的地方走的路上,李平问起贺柱子,怎么付的船钱的是饼呢?

    贺柱子心的解释道:“长官。现在襄樊最缺的就是粮食,市面上能见到的粮食不是让官兵抢了、就是强买了,没有一家粮店还开门的。民们根本无处购得粮食,想吃东西要么吃老本,要么就只能以极高的价格找那些黑心牙人或大户去换。

    现在,无论干什么,你付大家铜钱,大家都是不愿意要的,毕竟你也不可能给得很多很多,大家更认的是以物换物,用粮食那是最好的。

    我这次出城特意带了一些饼、馒头还有咸菜,既可方便办事,也担心大家饿时找不到能吃饭的地方。

    刚才的船钱,我付得是每船一张大饼,他们每个船上也就2或3人,这张饼分食后那就是他们一天的口粮了,可能还是这些日子最好的口粮。这绝对是相当高的报酬了,真正的大价。

    我也是想着毕竟在水上,不那么稳当,这才给了如此高价让他们更尽心一些,否则减一半也是有不少人抢着干的。”

    李平听完,虽然也有所预料,但还是有些不出的滋味。

    如果这些靠江为生的人都这样了,那么那些农民和普通的居民又该如何呢!他们就是再有钱,又能有多少钱来换吃的。

    这样的环境,良善之辈根本无法生存,社会礼乐法纪必然崩坏,以后就是想重拾正常的民风怕也是非常艰难了。

第九十八章 水面上的故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