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匮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黄袍加身[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历史上的名将有两种。

    nbsp一种高高在上,所有的士兵都怕他,这个人对每个细节都苛刻到了极致,一翻脸铁打的汉子都会发抖;

    nbsp还有一种两脚泥土,穿家常饭、着粗布衣,跟士兵们称兄道弟,一旦打完仗第一件事就去看伤兵,大家嘴上可能对他没有那么恭敬,甚至叫他“老头子”,但是一旦冲锋起来,命都会交给他。

    nbsp柴荣就是第一种,赵匡胤就是第二种。

    nbsp大家敢跟在柴荣身后冲,因为他是天神一样的人物;

    nbsp大家爱跟赵匡胤表达真实的想法,他就像是家门口小庙里的老娘娘、土地公。

    nbsp后世的人,真的有人给赵匡胤修庙,到明清不绝,这就是太祖庙。

    nbsp太祖庙里一般还会有一个偏殿供柴王爷,一个偏殿供陈抟老祖。

    nbsp太祖的身边还有一文一武,文的没有疑问,大家都说肯定是赵普。

    nbsp但是武的,大家都有不同的说法,那是个少年将军,英俊得很,那个将军就是后来被历史抹掉了名字的徐咏之。

    nbsp赵匡胤每次扎营之后,都要去大家的帐篷房屋里走一圈。

    nbsp看看士兵们吃了什么,喝了什么,睡在哪里。

    nbsp赶着所有的人起来洗脚,有泡的脚,要用煮过的针挑掉。

    nbsp他让军需官给他拿和士兵一样的食物,是馒头就都是馒头,是饼就都是饼,而且就拿一人份。

    nbsp这种风格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nbsp禁军马军有个副都指挥使叫韩通,一直和赵匡胤不太对付,就曾经说过赵匡胤“浑身是戏”,尤其是吃士兵干粮这一事。

    nbsp当时柴荣听了,就问赵匡胤,为什么要吃士兵的口粮。

    nbsp“有人觉得我是做戏,其实不是,我要知道这些食物能支撑我的兵走多远。”赵匡胤说。

    nbsp正月初二天黑的时候,大周禁军走到了东京城外四十里的陈桥,在此驻扎。

    nbsp赵匡胤在军营里照例转了一圈,就回屋去了。

    nbsp他睡在陈桥驿里,是个小院。

    nbsp这次他没有吃士兵口粮,而是要了点酒和肉。

    nbsp赵匡胤好喝酒。

    nbsp和徐咏之在船上聊天的时候,他酒不离手。

    nbsp但是行军打仗,他一般是滴酒不沾,这会儿出兵的时候要酒喝,确实有点奇怪。

    nbsp“给兄弟们也都发点酒吧,还在过年呢。”

    nbsp赵匡胤安排下去,就自己进屋喝酒去了。

    nbsp“我觉得将军有心事,”赵匡胤的勤务兵对赵普说。

    nbsp赵匡胤把身边人都瞒得好好的。

    nbsp赵普还宽慰说:“大过年的,被派出来打仗,谁还不能想个家啊。”

    nbsp“还是掌书记说得对。”老勤务兵称赞着。

    nbsp徐咏之曾经在的第一都的一百人,都在附近一个天王庙的大殿里打草铺。

    nbsp前几年柴荣灭佛,把这个天王殿里那些不规矩的和尚都逼着还俗种地去了,泥塑也都被拖走了。

    nbsp酒一发下去,大家很快就热闹了起来。

    nbsp突然看见已经当了指挥使的徐咏之拿着酒进来,大家突然都有点拘谨。

    nbsp“没事,过年呢,大家喝吧。”徐咏之说。

    nbsp他把手一挥,王大能带着身后几个伙计扛着四只烤到半熟的羊进来了。

    nbsp“殿里没菩萨,就可以吃肉了,来吧!”

    nbsp“知道兄弟们今天很辛苦,洒家自己掏腰包给大家加个菜!”

    nbsp“谢指挥使!”这帮老兵一个一个两眼放光。

    nbsp你看看这兵当的。

    nbsp别人的指挥使、都头、没有一个不喝兵血。

    nbsp当他徐咏之的兵,还能他请客吃烤羊。

    nbsp大家来到殿门外,把羊架在火上,围着火堆边一坐,眼窝子浅的人眼泪就下来了。

    nbsp原本以为能不不去远征了,没想到皇帝死了,现在是敌人跑来打我们了。

    nbsp“怎么了?怎么了?”

    nbsp“大柱,想家了是不是?”

    nbsp“彦超,你想媳妇了吧。”

    nbsp“看看,大过年打仗,大家心里都不好受。”

    nbsp“唱个歌唱个歌!”

    nbsp“指挥使给我们唱一个吧。”

    nbsp“我是南方人,怕唱了你们不懂。”

    nbsp“那就唱歌北方歌!”

    nbsp“来,我唱个老兵的歌吧。”

    nbsp徐咏之想想那首歌,开始唱了:

    nbsp心里有句话,

    nbsp好想有个家。

    nbsp有我的老妈妈,

    nbsp还有我的她。

    nbsp心里有句话,

    nbsp想念我的家。

    nbsp想念老妈妈,

    nbsp还想有个她。

    nbsp心里有句话,

    nbsp有国才有家。

    nbsp为国立功名,

    nbsp回去就娶她。

    nbsp这首歌是徐咏之请段美美教的,正宗的河北歌,燕赵大地自古就是征兵的好地方,也永远都是战乱中的代价。

    nbsp这些老兵里,有的家在河北,有的虽然是河南人,但也听得懂河北的歌,一下子就有了感觉。

    nbsp“为国立功名,回去就娶她!”

    nbsp“为国立功名,回去就娶她!”

    nbsp大家都跟着唱了起来。

    nbsp“吃肉!”

    nbsp一块块带着皮的烤羊分到了大兵们的手上,又香又脆,蘸点盐孜然麻椒,嘿!

    nbsp有肉了,酒就下得特别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我想雷头儿了。”徐咏之突然黯然神伤。

    nbsp这一都的兄弟们,过去都是雷嵩带的兵。

    nbsp“雷头可惜,特别可惜,孩子还那么小,人就死了。”徐咏之这话也是真心实意的,雷嵩选择了当一个牺牲品,这让他觉得特别惋惜。

    nbsp“雷指挥使和徐指挥使功劳都很大,为什么一点奖赏都没有?”有多嘴的兵问徐咏之。

    nbsp“因为我们没有保住先帝,让先帝受惊了。”徐咏之喝了一口酒。

    nbsp“要我说纯粹是扯淡!”一个胖伍长张口就骂。

    nbsp“那么狂暴的怪兽,刀枪不入,谁在前面死扛?徐指挥使和雷指挥使啊,还有徐嫂子是吧,我兄弟在殿前司直卫,他跟我说嫂子的箭射得好极了。这么多人的功劳,一句皇上没了,就都给抹杀了,现在到底谁说了算?是范质,还是王溥?”

    nbsp徐咏之认得这个说话的胖伍长,也姓赵,单名一个锤字。

    nbsp“大锤哥,话不能乱说啊,不管怎么样,大臣们说我们没做到,那就是没功劳。”徐咏之没精打采地说。

    nbsp“当今皇上太小,太后又不能给我们做主,徐指挥使那么大的功劳,还被他们申斥说要戴罪立功,他有什么罪?他全是功!”说这句话的,是现任的都头牛正威。

    nbsp一看见都头都在发牢骚,大兵们就都不客气了。

    nbsp“奶奶的,过年过得好好的,把人发到山西去打仗。”

    nbsp“他们文官的心肠都是铁石的吧。”

    nbsp“真是怀念先帝在的时候啊。”

    nbsp“听说小皇帝和太后都听那几个文官的。”

    nbsp“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八十七章 黄袍加身[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