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五十四章 一网打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宣读完两份旨意后,完颜宗翰大手一挥,命人押送已经瘫软在地的废帝赵桓入斋宫看管。

    接着,金军又令莫俦、吴开入城宣谕,晓谕宋朝东京汴梁城留守、宰相孙傅和太上皇赵佶,赵氏已废,限赵佶七日率宫眷出城。同时,命孙傅推立异姓为皇帝人选。

    金军还令邓珪率内侍百余人入城监守后妃、帝姬、诸王妃,又令冯澥、曹辅入侍废帝赵桓,其余宋臣都被暂时禁押在金军大营的它处。

    宋臣郑宽之、梁平、王孝杰、王宗沔等人从城中出来,亦被金军全部禁押在大营。

    初七日,金军的限令时刻到了。完颜宗翰安排骑兵万人自东京汴梁城的南熏门一直排至金军青城大寨的刘家寺,耀武扬威,用武力威胁城中官员执行金国的旨意。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二位元帅更是带着亲兵驻于南熏门瓮城下,等待着宋朝太上皇赵佶率宫眷出城。

    太上皇赵佶得知赵氏被废的噩耗后,彻夜难眠,急召京城中的大臣们议事,欲不惜代价保住赵氏的皇位。

    可惜,赵佶身边的近臣都被他的好儿子赵桓清理得干干净净,哪里还有心腹为他出谋划策?

    至于被赵桓留在城中主持朝廷大局的宰相兼东京留守孙傅,不过是个志大才疏的读书人,此时也是一筹莫展,不知怎么应对当前的形势。

    在金军的威胁下,孙傅和朝中的大臣们很快就妥协了,决定将太上皇赵佶和皇室宗族、宫眷都送出城去交给金军。

    吏部尚书王时雍、开封府尹徐秉哲和京城弹压使范琼三人领兵将宋徽宗和皇族、后妃等三千多人,或者乘轿,或者乘牛车,或者徒步,陆续押送到南薰门外。

    到得午时,太上皇赵佶率妻妾、皇子等人从南薰门络绎而出,抵达了瓮城。~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令内侍按图索骥,逐一指认点验后,将这些赵宋皇族押回了大营。

    太上皇赵佶和后妃、诸王、帝姬还能够乘车轿前进;后宫以下,则由金军骑兵背负疾驰而行。

    到了申刻,宗谱上的皇族还未完全出城,金军又令邓珪入城搜捉。

    完颜宗翰与完颜宗望二帅押送着太上皇赵佶回到青城大营中后,将送太上皇送入斋宫与废帝赵桓相见。

    赵桓见到父亲赵佶也被城中大臣交给金军了,不由得伤心地大叫道:“宰相误我!”

    赵桓这是在怪宰相孙傅没有尽力保护好父皇和城中的赵氏宗亲。

    可是,城池都被金军攻破了,赵桓也向金国上表投降了,宰相孙傅又有甚么能耐力挽狂澜,与金军相抗?

    太上皇赵佶见到赵桓依然看不明白形势,痛心疾首地对他说:“你不听为父之言,才招致今日的大祸!”

    赵佶的意思是,若是赵桓早听自己的劝告离开东京汴梁城,又怎会轻易落入金军的手中?

    太上皇赵佶想要离开京城避祸,却被赵桓这个逆子软禁在了龙德宫。结果,如今被金军一锅端了。

    还有,太上皇赵佶那些重臣如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等人,虽然各有各的毛病,但论起处理军国大事,可比甚么耿南仲、李纲、孙傅之流要强得多。

    若非赵桓不听太上皇的意见,急于清除异己,又怎会让一帮更无能的大臣把持朝廷中枢,造成举国上下军政一片混乱,连勤王之军都组织不好。

    赵桓面对父皇的责难,无言以对,只能与赵佶相顾号泣,等待金军发落。

    ()

第九百五十四章 一网打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