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元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0章 预先定策[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骑虎难下?”刘馨微微蹙眉,问道:“你是指战争已经打到那个份上,再加上丰臣秀吉此前牛皮吹得太大,谈判结果又不能让日本各势力包括自家所属势力满意,所以即便自己身体已经坚持不住了,还是不得不继续战争?”

    “你说的这些我认为都是,而且除此之外恐怕还有原因。”高务实说是说还有原因,但看起来自己也没完全整理清楚,慢慢沉吟着道:“我回头想想,丰臣秀吉这一辈子虽然也算很传奇了,但他一生中至少有三大败笔。”

    刘馨微微一笑:“三大败笔?那让我先猜猜……杀丰臣秀次恐怕要算一个吧?”

    “然。”高务实道:“杀丰臣秀次在我看来正是他的第三个大败笔。不过在此之前尚有两点,我们方才都有谈及:其一,以招安代替讨平;其二,征朝鲜。不过在我看来,这两条其实有一定的相通之处,那就是都源自于丰臣秀吉本身的武略不足。”

    “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在你看来武略不足?”刘馨看来多少有些意外。

    “没错,尤其是那一系列的招安。我原本认为招安是因为丰臣秀吉更擅长于政略而做出的选择,但现在仔细想想,却觉得很可能这些做法并不是什么‘选择,他其实只是被迫。”

    刘馨道:“愿闻高论。”

    高务实道:“首先,站在丰臣秀吉的立场上来说,招安这个事情办得委实遗祸无穷。五个大老,其中三个都是外样大名。

    这五个人的石高,德川256万石,毛利和两川180万石,上杉120万石。除了上杉之外,任何一位大佬的封地石高都比他丰臣秀吉本人少不到哪去,甚至德川家康名义上比他的石高更高。

    剩下来的宇喜多和前田算是跟丰臣家关系比较密切的,我姑且把他们算做谱代。可是这两人的实力呢?一个60万石,一个83万石,体量上与五大老相比就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了。

    而且秀吉这事办得……嗯,居然还很厚道。就是只要对面愿意招安,领地全部不变,丰臣秀吉只要一个名义上的服从。

    换句话说,如果岛津、北条家自己不作死去挑衅他,伊达家也不骑墙,那么还会多出来三个100万石以上的外样强藩[注:高务实这里是把岛津家当时已经征服的九州领土算进去了的,这么算的理由是如果当时岛津家接受秀吉的要求,不再继续进攻,那么按照秀吉做事的风格,岛津家之前的战果是可以保留的。](m.a

    “我们那时候的历史教材好像没把这事看得很重,似乎我那时候也没学过。”高务实轻咳一声,道:“但宁波之乱的确是整个明朝最严重的外交事件之一。当时是嘉靖四年(1524年)的二月,日本细川氏船队副使宋素卿伏诛。

    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大明朝廷在五年后废除福建、浙江市舶司,仅留广东市舶司一处,自此大明与日本的贸易途径断绝,从而倭寇滋生,也为后来的‘东南倭祸埋下了伏笔。

    1536年,控制了九州北部和中国地方的大内义隆再次开始派出遣明船。1551年义隆被家臣陶晴贤所灭(大宁寺之变),继位者大内义长于1556年向大明派遣使者,要求重开贸易,然而大明方面将义长视为篡夺者而拒绝之。

 

第230章 预先定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