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南察风波(廿一)靠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势家共享的利益格局。“开原、抚顺分守守备等官,并势家,多与海西、建州胡人,交结为亲戚、安答名色。”
开原马市贸易为女真强酋和开原将领、势家所垄断,双方甚至结成亲戚,共同分享巨额的贸易利益。
事实上叶赫想和高务实结亲,也是在此基础之上而来,并非突发奇想。只不过这一步跳得比较大,不再满足于“边将”这个层面,而是“一步登天”想要和高务实这个在辽东极具影响力的朝廷重臣联姻。
至于明廷对于马市贸易的控制,则是利用敕书颁布与贸易特权的捆绑以控制边疆。南关控制开原马市贸易,其基础为王忠所奠定。王忠鼎盛时,悉得明朝颁赐女真的全部敕书。
“凡建州、海西、毛怜等一百八十二卫、二十五所、五十六站,皆畏其兵威,于是悉得国初所赐东夷一千四百九十八敕。”当时他控制的敕书,不仅有海西女真的全部,还包过了部分建州女真部的敕书。
至于争夺敕书的特殊目的,在于获得朝贡和互市的权力,亦获得统治的权威和合法性。
“囊闻诸夷互相攻伐,皆以本朝敕书为奇货。南关之亡,北关之见杀,与西虏之不愤于酋,靡不为是。”
这个此前也提过,明代中期之后,辽东边疆形成了有贡才有市的惯例,女真各部对于敕书的争夺相当激烈。敕书,既是女真内部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又藉此可以获得马市的贸易权。因此,敕书的实质就是贸易许可证,也就是获得马市贸易的特权。
边疆守将,特别是开原地方官员,控制着女真部落的验敕入贡和贸易权力,开原边将和女真部落首领结合的基础也由此奠定。
开原马市貂皮贸易的繁荣、羁縻卫所的瓦解和南北关的崛起,在辽东形成了以开原与南北关贸易联盟为中心的边疆体系:大明通过扶持南北关女真强酋,形成了开原、山寨夷(南北关)、江夷、野人女真、虾夷和乞列迷等部落层层递进、相互依赖的内陆亚洲经济圈,以此维持辽东的边疆秩序。(m.a
当然,得到高务实的认可,也代表努尔哈赤将不敢再轻易觊觎叶赫——除非他敢挑战高务实。
努尔哈赤现在敢挑战高务实?别说叶赫两位贝勒打死也不会信,就算高逸民都觉得毫无可能:努尔哈赤拢共不超过七千兵马,经济基础差不多完全建立在人参贸易上,在这种局面下他哪来的狗胆挑战高务实?
高务实的实力,哪怕不说他在朝廷拥有的巨大能量,即便仅仅只说他在辽东的安排,努尔哈赤就根本掀不翻。
京华在辽东有营口盐场、辽阳铁厂、辽阳煤矿、辽阳火枪厂、盖州被服厂、海州饲料厂(生产玉米制马匹精饲料)等一大批产业。
其中尤其以营口盐场、辽阳铁厂、辽阳煤矿、辽阳火枪厂这四处产业编练的护厂队和护矿队规模最大,合计有将近三万人的护矿队。这三万人平时的生产工作并不繁重(但依然有),主要任务就是训练和巡逻,甚至包括配合当地驻军剿匪。
而营口盐场更加神气,他们不仅有护厂队,还有缉私船队——京华在辽东的各种装备火炮的内河船只以及一部分近海武装运输舰都被编制在这支缉私船队里头。
你要问凭什么私人企业居然可以“缉私”?因为营口盐场有将近一半股份是皇帝的干股。
盐场原本是军产,而军产其实就是皇产,是皇帝划给他们的。在高务实解决了原先的军户盐丁“买断”问题之后,皇帝相当于是用盐场地皮入股,而且这个地皮非常大——以前军产大啊,朱翊钧又不懂炒地皮这个生财之道,大大咧咧打包了相当于内陆两个县大小的地皮给了高务实。
皇帝虽然不管盐场的具体经营,但他肯定不能容忍有人走私食盐跟他抢生意啊,于是就直接一道圣旨下来给了营口盐场自行缉私之权。
得亏了大明辽东的特殊性(军管性质),朝廷里没什么人在意这点,要是放在近代以后,朝廷非炸锅不可。
于是这么一算,高务实在辽东随时随地能拉出三万半脱产的专业军队,拥有足以完全控制辽东通航河道的武装船队,粮食、被服、饲料、武器完全可以自给自足,马匹有土默特供应、盔甲有王氏兵工厂提供或交换(京华钢铁制品是他家的主要原材料)……
这是一支实力碾压建州,而且说开打就能拉出来打的大军,努尔哈赤凭什么反抗?
更不必说辽河以东的大批将领都是高务实的亲信,努尔哈赤怎么可能造次?所以叶赫只要得到高务实的青睐,分分钟华丽变身成为万汗第二。
理清了这些,高逸民便笑了起来。他知道高务实并没有太担心过叶赫,“面授机宜”的那次,高务实话里话外都是要他关注努尔哈赤。
由此可见,老爷真正防备的是努尔哈赤,而但凡可以抑制努尔哈赤的力量,大概都属于应该拉拢的。既然如此,做个中人倒也未尝不可。
“难得二位贝勒如此深明大义、知恩图报,既然二位想加贡,我看此事倒无不可。不过二位也知道,未得朝廷答复是不能主动入京得,因此我须得先去与曹总戎说道说道,请他上疏为二位求一个通行,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纳林布禄与布寨当然满口答应,兴奋异常。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第161章 南察风波(廿一)靠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