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花会(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nbsp苏香凝方才神游天外,等待台下热闹起来,才想起今天的正事。
nbsp她在茗楼待过,也参加过这样的场合,知道给花魁献词越早越好,若是太晚和别人的重合或者相似,便拿不出手了。若有人神来之笔出了名作,献词基本上也到此为止,她要是白跑一趟,岂不是对不起曹太岁和师师。
nbsp对不起师师还好,对不起曹太岁,指不定会把她怎么样。
nbsp苏香凝走到高台前,酝酿少许,认真道:“苏公子今天没法亲自到场,便托妾身带了首诗过来,希望师师不要介意。”
nbsp“哦?”
nbsp在场书生皆是惊喜,没想到又能见到‘苏轼的新作。
nbsp李师师也是错愕,即便装的的很好,神色还是明显的多了几分喜意,微微欠身道:“苏妹子过来捧场,是我招待不周...不知苏公子,带了什么诗过来?”
nbsp以前经常面对这么多才子目光,苏香凝倒也不紧张,只是拿着宣纸,柔声念道:
nbsp“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矾楼。”
nbsp念完后,还仔细对一遍,看有没有念错。
nbsp“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矾楼...好应景的诗...”
nbsp周邦彦品位稍许,忍不住夸赞了一句。
nbsp众人也差不多,不过有《水调歌头》在前,这首放在其他人手里都是佳作的诗句,出自‘苏轼手中就显得平庸了。
nbsp不过真比起来,与周邦彦的那首算不分伯仲,难以计较好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陈启明听到这首诗,颇为惊讶:
nbsp“这位苏轼,便是写出《水调歌头》的苏公子?”
nbsp周邦彦微微点头:“正是。”
nbsp陈启明早就听说了京都出了位大才子,此时便顺势抬手,谦虚笑道:
nbsp“既然有我江南第一才子的诗作在先,陈某也不献丑了,一首《水调歌头》之后,世间再无中秋词,陈某难以企及。”
nbsp我江南第一才子?
nbsp此言一出,在场诸人皆是一愣。
nbsp他们可是把‘苏轼当做自己这边的主力,猛然从陈启明嘴里冒出个‘我江南第一才子,都是脸色微变。
nbsp仔细琢磨,苏轼自称是杭州人士,硬要南北而分的话,苏轼确实是江南那边的。
nbsp这可如何是好,若苏轼和陈启明都是江南那边的,东京光一个周邦彦撑着,还怎么比?
nbsp所有人沉默下来。
nbsp范成林本来性格洒脱,此时也有些不悦,常说‘文人相轻,莫名其妙被压在头上,自然心中不快:“陈兄,常言南橘北枳,苏轼在东京扬名,岂能算作江南第一才子。”
nbsp这句话说的很有水平,‘南橘北枳很好的说明了问题。
nbsp以苏轼的才气在江南没法扬名,到了东京却一飞冲天,原因是什么?
nbsp自然是江南的水土不行,只有在东京才能让有真才学的人出头。
nbsp诸多才子皆是面容敬佩,心中也起了几分佩服之意。
nbsp陈启明也是才思敏捷之辈,闻言轻笑道:“范兄此言差矣,常言‘衣锦还乡,只有在外扬名回到故土才能得人敬重,我江南不喜欢窝里斗,能当‘才子者皆是名扬天下之辈,我被称为‘江宁第一才子却从不敢承认,便是因为大宋万里之遥,何来‘一地才子之说?”
nbsp够狠辣!
nbsp这是把‘东京四大才子一起骂了。
喜欢。
第一百四十六章 花会(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