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慎之又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国家好。34;
nbsp34;我明白。34;方稷点头,34;有这样的前辈把关,是我们的幸运。34;
nbsp走出农科院大楼,凌晨的寒风吹在脸上,方稷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清醒。这场深夜的辩论,让他更加明确了项目的意义和方向。
nbsp他知道,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至少今夜,他为项目争取到了继续前进的机会。
nbsp赵老的信在一个春雨绵绵的午后抵达了四川。厚实的牛皮纸信封,遒劲的钢笔字迹,一如老人固执而认真的性格。
nbsp34;方稷同志:34;信的开头一如既往地正式,34;拜读来信,仍觉忧心。汝言试点虽小,可积跬步以至千里。然土壤退化之速,恐非小范围试点能救。若待试点成功再推广,恐良田已尽成瘠土矣;
nbsp方稷捧着信纸,站在实验室窗前。窗外雨丝如织,他的心也如同这天气般阴郁。赵老的担忧不无道理——小范围试点确实难以扭转整体趋势。
nbsp回信时,方稷笔尖沉重:34;赵老教诲极是。然全面推广风险甚大,学生亦不敢拿粮食安全作赌注。两难之间,苦无良策;
nbsp就这样,一来一往,两位学者开始了长达数月的书信交流。有时是严谨的数据分析,有时是激烈的观点交锋,有时又是推心置腹的忧思分享。
nbsp转机出现在一个深夜。方稷正在研读国际农业报告,一组数据突然跳入眼帘,美国现在大部分集中在南美种地种一些作物。
nbsp一个大胆的想法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nbsp他立即铺开信纸,笔走龙蛇:34;赵老:近日得一奇想,或可解当前困局。既然国内耕地资源紧张,何不借鉴他国经验,在海外建立生态农业基地?既可保障粮食供给,又可让国内耕地休养生息;
nbsp写到这里,方稷自己都感到震惊。这个想法太大胆,太超前,甚至有些离经叛道。
nbsp赵老的回信比以往都快,字里行间透着激动:34;方稷同志:来信阅毕,惊愕不已!海外屯田虽非新事,然将国家粮食安全系于外邦,风险何其大也!政治变动、国际关系、运输安全...无一不是变数。此法万万不可!34;
nbsp方稷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兴奋——赵老的反应说明这个想法值得深入探讨。
nbsp他连夜查阅资料,回信论证:34;赵老所言极是。然学生设想非传统海外屯田,而是与39;政策39;倡议结合,在友好国家建立合作基地。既可输出我国生态农业技术,又可实现互利共赢;
nbsp经过十余轮书信往来,一个成熟的方案逐渐成形:
nbsp选址原则:优先选择政治稳定、与中国关系友好的非洲国家
nbsp合作模式:技术输出换粮食进口,帮助当地发展农业
nbsp运输保障:建立多元化运输通道,降低风险
nbsp国内衔接:海外基地主要生产饲料粮和工业用粮,释放国内耕地用于主粮生产和生态修复
nbsp最让方稷惊喜的是,在最新一封来信中,赵老的态度发生了微妙转变:34;...若真能如汝所言,建立可靠之海外供应链,或可解国内耕地休养之困。然此事关重大,需慎之又慎;
喜欢。
第350章 慎之又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