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入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浩的意外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团队中激起了层层涟漪。但当涟漪散去,科研工作以更加严谨、高效的姿态重回正轨。
nbsp34;组长,你来看看这个,34;陈浩叫来李明远,34;我们的生态防控系统,每亩成本比常规种植高出近40%!34;
nbsp李明远俯身看向屏幕,眉头越皱越紧。报表上清晰显示:诱集植物种植占用了12%的土地面积,天敌繁育和释放增加了人工成本,智能监测系统更需要大量前期投入。
nbsp34;最重要的是,34;陈浩指着收益率一栏,34;虽然我们的油菜籽有额外收入,但还是弥补不了主作物减产带来的损失。34;
nbsp就在这时,电话响起,是一周一次的会议——方稷从三亚打来了每周例行会议的电话。
nbsp五个人在示范点挤在电话前和方稷通话。方稷开门见山:34;各点汇报一下初步成本和生态田的建设数据。34;
nbsp结果令人担忧:五个点的情况大同小异,生态防控系统的经济效益都不理想。四川点的张薇甚至汇报:34;当地农民直接说,这么种地亏本,给补贴都不干!34;
nbsp会议室陷入沉默。许久,方稷才开口:34;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科技创新不能脱离经济实际。34;
nbsp方稷立即调整工作计划,要求每个示范点深入调研:
nbsp详细核算各环节成本、调查农民接受意愿和价格预期、分析不同规模农场的适用性....
nbsp调研结果更加严峻:小农户普遍表示34;种不起34;,大规模农场则担心管理复杂度。只有极少数农户愿意建设生态农场,表示感兴趣,但要求政府的补贴支持要先发再种。
nbsp34;我们可能太理想化了。34;深夜,方稷在与李明远的电话中坦言,34;只考虑了技术可行性,忽略了经济可行性。34;
nbsp方稷放下电话,久久伫立在窗前。三亚的夜温暖而湿润,但他的心却像被北方的寒风吹过。五个示范点的数据清晰地指向同一个结论:他们的生态防控系统在技术上成功,在经济上却步履维艰。
nbsp34;也许是我这次真的离土地太远了。34;方稷喃喃自语。第二天清晨,他本来因为最近腿部隐隐作痛,本来想在三亚接受治疗,但是现在决定,亲自去四川示范点,全程参与一户农家的生态种植。
nbsp方稷选择四川并非偶然。在五个示范点中,成都平原的参与农户最多,但抵触情绪也最强烈——这里的农民精于计算,对新技术既开放又务实。
nbsp34;教授,您真的要去住农户家?34;张薇接到电话时又惊又喜,34;刘大爷家条件可不太好;
nbsp34;就是要找条件不好的,34;方稷的声音透过电话传来,34;越是困难,越能发现真问题。34;
nbsp方稷来到成都示范点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当他的小破车驶进刘家院子时,不仅学生们,连附近农户都围了过来。
nbsp四川盆地的深秋,雾气朦胧。
nbsp刘大爷搓着手,有些局促:34;方教授,咱这条件差,您多包涵。34;
nbsp方稷笑着拍拍老人的肩:34;刘大爷,我是来和您一起种地的,不是来享福的,咱们共同建设。34;
nbsp这边没有农科院的房子,当地政府的大院里住着其他的学生,方稷只能是借宿在老乡家,本来想让他借住在村长家,但是方稷觉得没必要既然是在刘大爷家,刘大爷家又有空屋,就住在刘家,这
第324章 入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