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这是一场植物的面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方稷立即将团队重新编组。基于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四个技术开发小组正式成立:
nbsp第一组:智能诱集系统(组长:李明远)
nbsp34;我们的任务很明确,34;李明远在组内会议上说,34;从现有的植物品种中筛选出最优秀的39;植物保镖39;。34;
nbsp组员小张提出难题:34;诱集效果好的品种往往产量低,怎么办?34;
nbsp34;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单一指标,34;李明远展示出评价体系,34;要建立多维评价模型:诱集效果占40%,经济价值30%,抗逆性20%,其他特性10%。34;
nbsp他们设计了精巧的34;Y型嗅觉仪34;实验:让蚜虫在两个通道中选择,测试对不同植物品种的偏好性。同时,化学分析组则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各品种的挥发性物质。
nbsp李明远小组的同学们正在为今天的34;Y型嗅觉仪34;实验做最后准备。
nbsp这个精巧的玻璃装置像一棵分叉的树,蚜虫从主干进入后,可以选择通往两个34;分支34;——每个分支末端连接着不同品种的植物。
nbsp34;3号对7号,第一组准备!34;李明远熟练地调整着气流阀。组员小张小心地将20只蚜虫引入装置,然后大家屏息静气地开始计时。
nbsp五分钟过去了,蚜虫们似乎在34;犹豫34;,在分叉口来回爬行。
nbsp34;看!有动静了!34;小陈压低声音惊呼。只见几只蚜虫开始向3号品种的方向移动。
nbsp最终结果:15只选择了3号,只有5只选择7号。
nbsp34;3号胜出!34;小张记录着数据,但眉头却皱了起来,34;可是明远,我记得3号的产油量数据很差啊;
nbsp这正是小组面临的困境。在初步筛选中,诱集效果最好的几个品种,经济性状都不理想。
nbsp方稷突然来到实验室。同学们正在为第二天的实验准备材料,一个个愁眉不脸。
nbsp34;遇到难题了?说说什么情况。34;方稷拿起实验记录本仔细翻阅。
nbsp李明远汇报了进展和困境:34;我们找到了诱集效果最好的5个品种,但它们的其他阈值都有极强的短板。34;
nbsp方稷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34;你们知道为什么农民喜欢种杂交水稻吗?34;
nbsp34;因为产量高?34;小张试探地回答。
nbsp34;不止,34;方稷摇摇头,34;更重要的是它综合性能优秀——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也不错。我们选39;植物保镖39;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只看单一指标。34;
nbsp他在白板上画了一个雷达图:34;我们要建立多维评价体系。诱集效果固然重要,但还要考虑经济价值、抗逆性、适应性;
nbsp这个启发让同学们豁然开朗。大家立即行动起来,通宵达旦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nbsp第二天,全新的评价体系开始运行。每个品种都要经过严格34;考试34;:
nbsp数据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不同指标间常常出现矛盾:高引诱性的品种抗病差,高产的品种适应性弱...
nbsp34;我们需要一个量化模型,34;学数学出身的小钱提
第319章 这是一场植物的面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