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林晚棠千面惊鸿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9章 棠脉延万代,山河永安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漠北的盛夏,“和平道”旁的“跨疆兰”开得热烈,淡粉、银白、浅黄的花瓣交织在一起,风一吹,满道都是清雅的香气。林念棠身着轻便的青衫,站在“跨疆阁”三层的观景台,手中捧着一封来自中原朝廷的书信——信中说,皇帝听闻漠北、西域、北狄三地和平共处的事迹,特赐“山河永固”金匾,还派使者前来,要在“跨疆阁”举行授匾仪式。

    nbsp“统领,阿古拉和苏棠带着学堂的孩子们来了,说要给您看他们新写的‘和平赋。”副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笑意。

    nbsp林念棠收起书信,转身望去。观景台下,阿古拉穿着北狄传统的皮袍,手中捧着一卷宣纸;苏棠则身着“晚棠堂”的弟子服,怀里抱着一叠孩子们的手稿。见到林念棠,两个少年立刻举起手中的东西,兴奋地喊道:“林统领,您看!这是我们和学堂的孩子们一起写的‘和平赋,里面写了三地的故事,还有林晚棠姐姐的事迹!”

    nbsp林念棠快步走下观景台,接过“和平赋”。宣纸展开,上面的字迹虽稚嫩,却一笔一划格外认真,“漠北草青,西域玉润,北狄羊肥,三地同心,共守和平”的句子,让他心中一暖。“写得真好!”他笑着摸了摸孩子们的头,“授匾仪式那天,你们就站在‘跨疆阁前,把这‘和平赋念给使者和百姓们听,让大家都知道,我们三地的孩子,也是和平的守护者。”

    nbsp孩子们齐声应好,围着林念棠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授匾仪式的细节——有的说要穿最整齐的衣服,有的说要带上亲手做的兰草香囊,还有的说要给使者表演北狄的摔跤、漠北的机关术,让中原的客人看看三地的风采。林念棠听着,眼中满是欣慰——年轻一代对和平的珍视,就是“棠脉”最好的延续。

    nbsp七月中旬,中原使者抵达西域边境。使者身着明黄色的官服,带着一队护卫,还抬着一个盖着红绸的木架——里面就是皇帝赏赐的“山河永固”金匾。林念棠带着于阗部落首领、北狄左贤王,还有三地的百姓,在“跨疆阁”前迎接。

    nbsp“林统领,久仰大名!”使者走上前,拱手行礼,“陛下常说,漠北三地能有今日的太平,全靠您和百姓们的努力。这‘山河永固金匾,既是陛下的赏赐,也是天下百姓对和平的期盼。”

    nbsp林念棠回礼,语气真诚:“使者客气了。这份和平,不是我一人之功,是漠北、西域、北狄三地百姓同心守护的结果。今日请您来,也是想让您看看,这山河永固的太平景象,是如何在百姓手中生根发芽的。”

    nbsp授匾仪式在正午时分举行。“跨疆阁”前的广场上,挤满了三地百姓,漠北的牧民举着兰草旗,西域的商人挂着玉石串,北狄的孩童捧着哈达,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当使者揭开红绸,金灿灿的“山河永固”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时,广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百姓们齐声欢呼,声音传遍了草原和雪山。

    nbsp“我宣布,‘山河永固金匾授匾仪式正式完成!”使者的声音透过扩音喇叭传遍广场,“愿漠北三地永远和平,愿天下山河永远安宁!”

    nbsp仪式结束后,林念棠带着使者参观“跨疆阁”。在一层的特产区,使者拿起一块绣着鹤纹与兰草的羊绒毯,赞叹道:“这毯子里的心意,比黄金还珍贵啊!”在二层的典籍区,当看到《林晚棠传》和孩子们写的“和平赋”时,使者忍不住驻足:“林晚棠姑娘的事迹,当真是天下女子的榜样;这些孩子的文字,更是和平最好的见证。”

    nbsp傍晚时分,三地百姓在广场上举办了盛大的晚宴。漠北的烤全羊、西域的葡萄美酒、北狄的奶豆腐,还有中原使者带来的江南糕点,摆满了长桌。席间,阿古拉和苏棠带着孩子们,站在广场中央,声情并茂地朗诵起“和平赋”:“棠魂照山河,兰香连三地;孩童承壮志,和平传万代……”

    nbsp孩子们的声音虽稚嫩,却充满了力量,引得使者频频点头,眼中满是感动:“今日我才算真正明白,‘山河永固不是靠武力,是靠民心。有这样的百姓,有这样的孩子,这和平定能传万代。”

    nbsp次日清晨,使者准备返回中原。临行前,他将一本《中原风物志》递给林念棠:“这是陛下让我带来的,里面记了中原的文化、技艺和物产。陛下说,希望漠北三地能与中原多交流,让和平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第479章 棠脉延万代,山河永安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