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拯救学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6章 援手(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从没见过孩子这么快……”

    nbsp“秘密武器。”博源眨眨眼,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其实每个孩子心里都有杆秤,就看咱们能不能帮他们找到正确的砝码。”他看着墙上孩子们画的涂鸦,其中一幅被涂改液盖住的打架画面上,有人用彩笔添了颗大大的爱心。

    nbsp第二天的老字号早点铺里,豆腐脑的热气裹着晨光漫过桌面。

    nbsp“民俗街有捏面人的吗?”博源放下筷子,阳光透过窗棂在他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nbsp吃完早点,管娜带着博源往民俗街走去。刚拐过街角,喧闹的人声便扑面而来。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店铺鳞次栉比,幌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上面写着“百年糖画”“老手艺木雕”“祖传泥塑”等字样,浓浓的烟火气与历史感交织在一起,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回了旧时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博源放慢脚步,目光被街边一位捏面人的老师傅吸引。老人坐在小马扎上,面前摆着各色面团,只见他手指翻飞,捏、搓、揉、掀之间,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面人便初具雏形。那金箍棒上的纹路、虎皮裙的褶皱,甚至脸上的神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引得不少路人驻足围观。

    nbsp“李师傅,还是这么厉害啊!”管娜笑着跟老人打招呼。

    nbsp李师傅抬头见是她,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是小娜啊,今天带朋友来逛?”他瞥了眼旁边的博源,又低头专注地给孙悟空安上尾巴,“这手艺现在看的人多,学的人少咯。”

    nbsp博源蹲下身,看着老人灵巧的双手,不禁赞叹:“这手艺真是绝了,得练多少年才能有这功夫?”

    nbsp“从小跟着师父学,一晃眼五十年喽。”李师傅拿起小竹刀,在面人背后刻下一个小小的“李”字,“手上的活儿,讲究的是心到、眼到、手到,半点偷懒不得。就像教育孩子,得慢慢打磨,急不来。”

    nbsp这话恰好说到博源心坎里,他想起昨天三个孩子的转变,点头道:“您说得太对了,不管是手艺还是育人,都得有耐心和细心。”

    nbsp正说着,旁边传来一阵清脆的叮当声。原来是位打银器的匠人正在敲打银片,准备制作一只银镯子。锤子落下的力度均匀,节奏明快,银片在他手中逐渐成形,泛着温润的光泽。博源看着那反复锤炼的过程,忽然明白为何老手艺能流传百年——这背后是匠人的坚守与专注,容不得半点浮躁。

    nbsp管娜拉着博源走进一家摆满皮影的店铺,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皮影人偶,有威风凛凛的武将,有娇俏可人的仕女,还有憨态可掬的小动物,色彩鲜艳,做工精细。店主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正戴着老花镜,用针线修补一个破损的皮影。

    nbsp“张奶奶,您这皮影还是这么好看。”管娜指着一个《西游记》主题的皮影套装说,“上次跟您说的,想给社区托管班弄一套教孩子们,您看……”

    nbsp张奶奶放下针线,笑着说:“早给你准备好了,就知道你是为那些孩子来的。这些老物件啊,能让孩子们多了解点老祖宗的智慧,比天天抱着手机强。”她转身从里屋拿出一个崭新的皮影套装,递给管娜,“拿去给孩子们玩吧,要是想学,随时来问我。”

    nbsp博源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这些坚守老手艺的匠人,不仅守护着传统,还在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他忽然想起系统赋予的初级共情能力,此刻清晰地感受到店主心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渴望,那是一种纯粹而深厚的情感。

    喜欢。

第356章 援手(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