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代风云五千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2集:《农桑深耕》[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又加了个踏板。改好的那天,兰芝坐在织机前,试着织了起来。梭子在手里翻飞,比原来快了不少,她织了一个时辰,比平时多织了半尺布。兰芝高兴得跳起来,抱着王秀喊:“娘!你看!真的能多织布!”

    nbsp王秀看着布上细密的纹路,眼圈都红了:“这下好了,以后再也不用愁布不够用了。”

    nbsp接下来的日子,兰芝天天坐在织机前织布。她还把新法子教给了村里的其他姑娘媳妇,王二嫂家的闺女跟着学了,不到一个月,家里的布就多攒了两匹。柳娘子来检查的时候,见村里的织布效率都提了上来,笑着对赵满说:“赵大哥,你们村的织娘都厉害,这新织布法推广得最好,郡守府还要给你们村颁奖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赵满正高兴着,又传来了好消息——官府要清查无主土地,按“耕织爵”等级授田。村里的里正拿着册子挨家挨户登记:“家里有耕织爵的,都报上来。有爵的不仅能分田,还能免徭役!”

    nbsp赵满家原来没有爵,可这次不一样。他跟着农官学垄作法,教村里人种地,农官给了他一个“公士”爵;兰芝学新织布法,织的布又多又好,柳娘子也给她报了“公士”爵。里正登记的时候,笑着说:“赵满,你们家两口人有爵,能分三十亩田,比别人家多十亩!”

    nbsp消息传开来,村里的人都羡慕不已。张老汉捶着腿叹气:“早知道我也跟着学垄作法,现在也能分点好田。”王二嫂也说:“下次再有这样的机会,我肯定不让闺女错过。”

    nbsp没过多久,授田的名单下来了,赵满家分到了河西的三十亩田。河西原来都是魏国的地,后来秦国收复了,官府清查出不少无主土地,这次专门分给有耕织爵的农户。里正召集要迁去河西的农户开会:“官府给大家准备了种子和农具,还派了农官去河西指导种地。到了那边,大家只管安心种庄稼,有啥困难官府帮着解决!”

    nbsp迁去河西的那天,村里来了不少人送行。赵满扛着锄头,王秀挎着篮子,兰芝抱着织布机的零件,跟着其他农户一起往河西走。路上,陈默骑着马跟在后面,笑着说:“大家别担心,河西的土地比关中还肥沃,用垄作法种庄稼,肯定能有好收成!”

    nbsp到了河西,众人都愣住了。官府已经帮大家盖好了土坯房,田地里也有人提前翻好了土。农官带着大家去看田,指着一片平整的土地说:“这就是你们的田,都按垄作法的要求起好了垄,就等着下种了。”

    nbsp赵满走到自己的田边,蹲下来摸了摸土,湿润润的,还带着肥力。他抬头望向远处,河西的平原一望无际,春风吹过,麦浪翻滚。兰芝拉着王秀的手,笑着说:“娘,这里真好,以后我们就能在这里织布种地了。”

    nbsp王秀点点头,眼里满是希望。她知道,好日子还在后头。

    nbsp接下来的几个月,河西的农户们忙着种地织布。赵满用垄作法种了小麦和粟米,兰芝则在屋里织布。到了秋收的时候,赵满家的三十亩田收了三百多石粮食,比在关中的时候多收了一倍还多。兰芝织的布也攒了十几匹,不仅够家里用,还能拿到集市上去卖。

    nbsp这天,赵满拿着卖布的钱,去集市上买了些盐和针线,还给兰芝买了一支银簪。回家的路上,他看见河西的田地里一片繁忙,不少农户都在收割庄稼,脸上满是笑容。远处的官道上,还有不少从关中迁来的农户,背着行李,牵着牛羊,往河西走。

    nbsp陈默骑着马从旁边经过,看见赵满,笑着打招呼:“赵大哥,今年收成不错吧?郡守府说了,明年还要在河西推广新的桑苗,到时候大家种桑养蚕,织布能更赚钱!”

    nbsp赵满笑着点头:“好!好!只要官府有好法子,我们就跟着学!”

    nbsp夕阳西下,赵满背着东西往家走。远处的土坯房上飘着炊烟,兰芝的织布声隐约传来。他抬头望向天空,晚霞染红了半边天,河西的平原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他知道,随着垄作法的推广,随着新织布法的普及,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户迁来河西,这里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富饶,秦国的根基也会越来越稳固。而他和家人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喜欢。

第552集:《农桑深耕》[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