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集:百姓织布[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了一声,妇人们顿时有些紧张,纷纷整理起自己的布裙和织机上的丝线。李婶也放下陶碗,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她认得那官服,是县府里负责农桑的吏员,上个月来宣讲新法的就是他。
nbsp骑马的人很快到了晒谷场边,翻身下马。县吏走到织机前,目光扫过一排排织好的布,脸上露出了笑意。他伸手摸了摸李婶织机上的靛蓝布,指尖捻了捻丝线,对身后的小吏说:“这布的密度不错,丝线也均匀,看来百姓们对新法都很上心。”
nbsp小吏连忙在竹简上记录:“回大人,张家村去年冬季织布总数达三百二十匹,今年开春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匹,按这个速度,今年定能超过去年。”
nbsp县吏点了点头,转向围过来的妇人们,声音温和:“商君新法,以农桑为本。你们女子织布,不仅能补贴家用,还能为国家积储布帛,以备军需。朝廷说了,凡今年织布超六十匹者,除了免徭役,还能额外赏赐粟米一石;超八十匹者,其家人可优先参与县学的蒙学课——让你们的娃也能读书识字,将来做个知法懂礼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妇人们闻言,顿时炸开了锅。王二嫂激动地拉着李婶的胳膊:“嫂子,你听见没?能让娃去读书!我家狗蛋今年六岁,要是能去县学,将来说不定也能像县吏大人一样,穿官服、识字断案!”
nbsp李婶也难掩激动,她望着县吏,声音有些发颤:“大人,这话当真?我们真能让娃去读书?”
nbsp“自然是真的。”县吏笑着点头,指了指春桃的织机,“你看这位小媳妇,年纪轻轻,织机上的布就很规整。只要肯下功夫,别说读书,将来你们家里出个爵爷,也不是不可能。”
nbsp春桃的脸一下子红了,却握紧了拳头——她想起丈夫信里说的,等立了功,要升上造,将来还要当大夫。若是自己能多织布,帮家里挣到奖励,丈夫在军中也能更有干劲,说不定真能像县吏说的那样,将来家里能出个爵爷。
nbsp县吏又巡查了一会儿,嘱咐村长要好好组织妇人们织布,有困难及时上报县府,随后便骑马离开了。晒谷场上,妇人们却没了休息的心思,纷纷回到自己的织机前,木梭穿梭的声音比之前更响、更急了。
nbsp李婶重新坐回蒲团上,阳光透过头顶的柳树枝,在她的布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看着织机上渐渐变长的靛蓝布,仿佛看到了秋收时满仓的粟米,看到了丈夫免了徭役在家修整的模样,还看到了村里的娃们背着书包去县学读书的场景。她深吸一口气,脚下的踏板再次踩动,织机的“咔嗒”声融入河西平原的风里,和远处郑国渠的流水声、田间农夫的吆喝声,一起编织着大秦的未来。
nbsp王二嫂的织机也重新响了起来,她一边织,一边对春桃说:“春桃,咱们以后每天多织一个时辰,争取今年都能超六十匹。到时候免了徭役,还能让娃去读书,多好!”
nbsp春桃用力点头,指尖虽然依旧发疼,却感觉充满了力气。她看着织机上的丝线在自己手中渐渐变成细密的布,心里忽然明白,这织布的声音,不仅是家里的希望,也是整个河西、整个大秦的希望。只要她们肯织,肯拼,日子就会像这织机上的布一样,越来越厚实,越来越红火。
nbsp夕阳西下时,晒谷场的织机声才渐渐稀疏。妇人们收起织机,抱着织好的布回家,土路上留下一串串欢快的脚步声。李婶抱着自己织好的半匹靛蓝布,走在最前面,晚霞映在她的脸上,映出满满的笑意。她知道,明天天不亮,晒谷场的织机声还会准时响起,而这声音,会一直响下去,直到河西的每一寸土地,都长满希望的庄稼,直到大秦的每一户人家,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喜欢。
第540集:百姓织布[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