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集:律法宣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要是发现有人不按新法办事,比如官吏欺负百姓,或是有人犯法不被惩罚,大伙也能到县衙去告,官府一定给大伙做主!”
nbsp太阳渐渐偏西,把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百姓们渐渐散去,有的还在互相讨论着新法,有的已经开始盘算着回家怎么开垦荒地,怎么多织布。王二柱扛着锄头,脚步比来时轻快多了,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回去就跟邻村的老光棍商量雇人的事,再把屋后的荒坡开出来,争取今年多收些粮,说不定真能得个爵位。
nbsp周老铁回到铁匠铺,立刻把炉火生了起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又响了起来,比平时更响亮,更有劲儿。年轻媳妇回到家,把纺车搬到院子里,阳光照在纺车上,她手里的线轴转得飞快,脸上带着以前没有的笑容。
nbsp李甲收拾好竹简,走下土台。他看着百姓们忙碌的身影,心里也觉得踏实。河西刚收复的时候,百姓们脸上都是愁容,如今听了新法,眼里有了光,这就是商君新法的力量。他知道,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做,要去各村宣讲,要帮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要确保新法真正落到实处,但他一点都不觉得累——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明年河西的景象:田地里粟苗长得比人高,家家户户的粮仓都堆得满满的,妇人织布的声音在村里回荡,孩子们在田埂上笑着跑着,那才是大秦该有的样子。
nbsp晚风拂过广场,老槐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即将到来的好日子鼓掌。河西的春天,不仅带来了温暖的阳光,更带来了新的希望,而这希望,正顺着商君新法的脉络,一点点渗透到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百姓的心里。
nbsp接下来的几天,县衙的官吏们果然分头去了各村。王二柱所在的王家庄,官吏们把新法条文抄在木板上,挂在了村口的老槐树下,还带着丈量土地的工具,帮着村民丈量新开的荒地。王二柱找了邻村的老光棍,两人约定,老光棍帮他开垦荒坡,每天给两升粟米,等秋天收了粮,再多给五斗。老光棍欣然同意,他无家无业,能有口饭吃,还能帮着开垦荒地,心里也觉得有了奔头。
nbsp周老铁的铁匠铺生意越来越红火,官府真的给了他一批铁矿,他打了几十把犁,卖给乡亲们,只收了点成本价。乡亲们都夸他手艺好,还帮他宣传,附近村里的人都来他这里买农具。官府听说了,还特意派人来表扬他,说等他打够一百把犁,就给他申报奖励。周老铁干劲更足了,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打铁,晚上直到月亮升得老高才休息。
nbsp那个年轻媳妇,在官府的组织下,和村里其他几个妇人一起织布。她们凑钱买了些好棉花,一起在村头的空房子里织布,人多了,不仅织得快,还能互相请教技巧,织出来的布又细又软。才一个月,她们就织出了三十多匹布,官府按照新法,给她们每个人都补贴了粟米,还说要是再织得多些,就能申报“织帛有功”,说不定能得个小奖励。
nbsp村里有个叫张三的,以前好吃懒做,总想着占便宜。有一次,他偷了邻居家的一袋粟米,被人发现了。邻居按照新法,到县衙去告了他。县衙的官吏很快就来了,把张三抓了起来,不仅让他把粟米还了回去,还罚了他五斗粟米,让他去给村里修水渠,做一个月的苦役。这事传开后,村里再也没人敢偷东西了,大家都知道,新法不是说着玩的,谁犯法都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转眼到了夏天,王二柱开垦的荒坡已经种上了粟苗,长得绿油油的。老光棍帮着他照料庄稼,两人相处得像一家人。王二柱还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了其他村民,不少人也开始开垦荒地,村里的田地一下子多了不少。县衙的官吏来巡查,看到这景象,高兴地说:“照这样下去,今年秋天,咱们村肯定能多缴不少粮,说不定能出几个得爵的!”
nbsp周老铁的犁已经打够了一百把,官府果然给了他奖励,赏了他十石粟米,还给他发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良工”二字。周老铁把木牌挂在铁匠铺门口,来买农具的人更多了,他还收了两个徒弟,教他们打铁,说要把手艺传下去,为大秦多打造些好农具。
nbsp年轻媳妇和村里的妇人们,又织出了五十多匹布,官府给她们申报了“织帛有功”,虽然没赐爵,却给她们每个人都免了半年的徭役。年轻媳妇高兴极了,给在军营的男人写了封信,告诉他家里的事,说等他回来,一定能看到家里的好日子。
nbsp秋天很快就到了,河西大地一片金黄。王二柱家的三亩田,加上新开的两亩荒坡,一共收了六十多石粟米,比去年多了一倍还多。他把粮食拉到县衙去缴,官吏一算,他缴的粮比去年多了不少,还符合“缴粮超百石赐爵”的标准(加上去年的余粮和今年的收成,总共超过了百石),当场就给他登记了公士爵,还发了一块爵印。王二柱捧着爵印,手都在抖,他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一个庄稼人,还能得爵。
nbsp周老铁的铁匠铺,这一年打了两百多把犁,五十多把镰刀,还帮秦军打造了一批兵器,官府给他升了上造爵,还给他拨了更大的铁匠铺。周老铁把原来的铁匠铺留给了徒弟,自己搬到了新铺子,生意越做越大。
nbsp年轻媳妇的男人,年底的时候回来了,还升了伍长,带回来不少赏赐。他听说媳妇在家里织布得了奖励,还免了徭役,高兴得把媳妇和娃抱了起来,说以后要更努力打仗,争取升更高的爵,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好。
nbsp这一年冬天,河西的百姓们过得格外热闹。家家户户的粮仓都堆得满满的,有的人家得了爵,有的人家免了徭役,还有的人家靠手艺赚了钱。县衙里,李甲看着统计上来的数字,脸上笑开了花——这一年,全县的粮食产量比去年翻了一倍,织布的数量也增加了不少,有二十多户百姓得了爵,没有一起重大的犯法事件。
nbsp他把这些情况写成文书,派人送到咸阳。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随着新法的不断推行,河西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大秦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nbsp春节的时候,王家庄的百姓们聚在广场上,杀猪宰羊,庆祝丰收。王二柱捧着爵印,给大伙看,周老铁也来了,还带来了自己打造的新兵器,给大伙展示。年轻媳妇和村里的妇人们,织了新布,做了新衣服,给孩子们穿上,孩子们在广场上跑着跳着,笑声传遍了整个村庄。
nbsp李甲也来了,他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感慨。他想起了春天宣讲新法的时候,百姓们眼里的疑惑和期待,如今,那些疑惑变成了信任,期待变成了现实。他知道,这就是商君想要的大秦,是所有秦人想要的大秦——一个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日益强盛的大秦。
nbsp夜色渐深,广场上的篝火还在燃烧,映着百姓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河西的春天已经过去,但新的希望,却在这冬日的篝火中,一点点生根发芽,等待着来年,开出更灿烂的花。
喜欢。
第532集:律法宣讲[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