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代风云五千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0集:蒙恬练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nbsp鼓声突然响起,是营里的鼓手在配合操练。士卒们按照平日训练的要领,迅速调整位置,方阵像被风吹动的水流般,缓缓围成一个圆圈,长戟朝外,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屏障。蒙恬骑马在圆阵外绕行,目光扫过每一个士卒的脸——他们的脸上没有了最初的生涩,多了些坚定,连呼吸都变得沉稳。

    nbsp“好!”蒙恬勒住马,高声道,“再来!圆阵变锥阵,目标前方土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鼓声加急,圆阵瞬间裂开一道缺口,随后迅速聚拢,形成一个尖锐的锥形,最前排的赵二牛和王大叔握着长戟,眼神锐利如鹰蒙恬一声令下,锥阵像一把出鞘的剑,朝着不远处的土坡冲去,甲片碰撞声、脚步声、鼓声混在一起,震得演武场上的砂砾都在跳动。

    nbsp冲到土坡下时,蒙恬下令停住。他翻身下马,走上土坡,朝着河西的方向望去——那里能看到汾水的支流,像一条银色的带子绕着城池,再远些,就是魏国的边境。风里似乎还带着去年战场上的血腥味,提醒着他们,这里不是咸阳的演武场,是随时可能开战的边境。

    nbsp“兄弟们!”蒙恬转过身,看着下面的五百名士卒,声音比刚才更沉,“咱们站在这里,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守住河西的田,守住关中的粟,守住家里的爹娘和婆娘!”

    nbsp他指着远处的村庄:“你们看,那边的田里,老农们正在种新麦,去年这里还是战场,如今能种地了,为什么?因为咱们把魏人赶跑了!”

    nbsp“但魏人不会甘心!”蒙恬的声音陡然提高,“他们还在边境集结兵力,还想着夺回河西!咱们要练到什么程度?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要让魏人知道,大秦的土地,一寸都不能抢!”

    nbsp“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nbsp五百名士卒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土坡上的石子都滚了下来。赵二牛攥紧了手里的长戟,戟杆上的汗水被他擦干;李小三挺起了胸膛,不再因为个头矮而自卑;王大叔咧着嘴,缺了的门牙在阳光下闪着光。他们的声音混在一起,像渭水的浪涛,朝着河西的天空冲去。

    nbsp蒙恬看着眼前的景象,嘴角微微上扬。他想起昨日王翦派人送来的信,说在边境勘察时发现了一处适合设伏的山谷,还画了地形图。他知道,总有一天,他们要带着这些士卒,拿着兵器,去守护这片土地。

    nbsp“继续训练!”蒙恬翻身上马,“今日不练到日落,谁也不许回营!”

    nbsp鼓声再次响起,锥阵重新调整,朝着土坡发起了新的冲锋。阳光洒在黑甲上,映出一片耀眼的光,风里的砂砾似乎都温柔了些,不再像刚才那样刮得人疼。远处的村庄里,传来老农们吆喝耕牛的声音,与演武场上的鼓声、脚步声、呐喊声,交织成河西最动人的声响——那是和平的声音,也是守护的声音。

    nbsp赵二牛冲在最前面,手里的长戟迎着阳光,他仿佛看到了今年秋收时,娘在田埂上等着他回家,手里拿着刚蒸好的粟米糕;李小三跟在后面,脚步越来越稳,他想着等自己立了功,也要像蒙伍长一样,给家里挣个爵位;王大叔走在队伍中间,哼着家乡的小调,心里盘算着下次回家,要给婆娘带块新布做衣裳。

    nbsp蒙恬骑马跟在阵后,看着眼前这支越来越精锐的队伍,心里清楚,商鞅大人说的“大秦强于法,更胜于民”,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这些从田埂上走出来的士卒,带着关中的粟米香,带着家里的牵挂,把自己炼成了大秦最锋利的剑——只要号角响起,他们就能朝着敌人冲去,用血肉之躯,守住这片他们用汗水和热血换来的土地。

    nbsp夕阳西下时,演武场上的训练终于停了。士卒们虽然疲惫,却没人抱怨,只是互相搀扶着,朝着营地方向走去。蒙恬牵着“踏雪”,走在最后面,他回头望了一眼演武场,那里的土地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脚印,像一个个坚定的印记,刻在河西的土地上。

    nbsp风又吹了起来,这一次,不再带着砂砾的粗粝,反而有了些粟禾的清香。蒙恬知道,明日天不亮,这里又会响起训练的鼓声,而他和他的士卒们,会继续在这里操练,直到每一个阵型都烂熟于心,直到每一个人都能在战场上以一当十——因为他们是大秦的兵,是河西的守护者,是家里爹娘的希望。

    nbsp夜色渐浓时,营地里亮起了灯火。蒙恬坐在帐中,打开王翦送来的地形图,借着烛火仔细看着。他想起白天士卒们的呐喊,想起赵二牛手里的粟米糕,想起李小三挺直的腰杆,嘴角再次扬起。他知道,只要有这些士卒在,只要新法还在,大秦的旗帜,就会永远飘扬在河西的天空上,飘扬在每一片大秦的土地上。

    喜欢。

第530集:蒙恬练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