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集:粮价平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拐角处,看见几个官吏正在给百姓宣讲律法。一个官吏拿着竹简,高声念道:“商君新法规定,百姓耕织粟帛多者,免其徭役;若有豪强侵占民田,百姓可到县衙告状,官府必严惩不贷!”
nbsp百姓们围在一旁,听得认真,有的还时不时提问。一个老农问道:“官爷,俺家那几亩田,去年官府给立了田契,要是有人想抢,俺真能去告吗?”
nbsp官吏点头道:“当然!新法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犯了法,都要受罚。你放心,只要有人敢抢你的田,你去县衙告状,俺们定帮你讨回公道!”
nbsp老农听了,高兴地说:“好!有官爷这话,俺就放心了。俺一定好好种地,多收粟米,为大秦出力!”
nbsp陈默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他想起商鞅常说的话:“治国之本,在于富民。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田种,才会拥护新法,大秦才能强大。”如今看来,商鞅的话果然没错。
nbsp他又在市集上转了一圈,见每个摊位前都有人光顾,百姓们买东西时脸上都带着笑意,没有了往日的愁苦。他走到周老三的粮铺前,正好看见周老三给一个老妇称粟米,老妇手里攥着钱,颤巍巍地说:“周老板,给俺称一石粟米,俺孙儿快放寒假了,想给他熬点粟米粥喝。”
nbsp周老三笑着说:“老夫人,您放心,这粟米好得很,熬粥香得很。”他给老妇称好粟米,又多舀了一小瓢放进去:“老夫人,这瓢粟米您拿着,算是俺给您孙儿的压岁钱。”
nbsp老妇连忙道谢:“多谢周老板!您真是个好人。如今日子好了,俺们这些老人也能沾光了。”
nbsp陈默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里彻底放了心。他知道,商鞅最关心的就是河西的民生,尤其是粮价,因为粮食是百姓的根本,粮价稳了,百姓的心才能稳。如今市集上粮价平稳,百姓安居乐业,他回去复命,商鞅也定会高兴。
nbsp陈默转身离开市集,往大营的方向走去。风依旧吹着,却不再像刚才那样凛冽,反而带着几分暖意。他抬头望向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在晨光中缓缓升起,像一幅宁静的画卷。他想起自己小时候,父亲还在的时候,也曾带着他在市集上买过粟米,那时粮价高,父亲总是只买一小袋,省着吃。可如今,百姓们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孩子们也能吃饱饭,穿暖衣,这都是商鞅变法带来的改变。
nbsp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大营的轮廓渐渐出现在眼前。营门口的哨兵见了陈默,笑着打招呼:“陈侍从,巡查回来了?”
nbsp陈默点头道:“回来了,市集上一切都好。”
nbsp他走进大营,径直往商鞅的营帐走去。此时商鞅正在营帐里看竹简,见陈默进来,便放下竹简,问道:“市集上情况如何?粮价还稳吗?”
nbsp陈默躬身行礼,笑着回答:“回商君,市集上一切安好。粮铺的粟米价仍是百钱一石,百姓们买粮的人很多,还有不少人买布匹、买肉,市集上很热闹。官吏们还在市集上宣讲律法,百姓们听得很认真,都很拥护新法。”
nbsp商鞅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起身走到营帐门口,望向河西城池的方向,目光深邃:“河西是大秦的门户,也是变法的试金石。如今粮价平稳,百姓安居乐业,说明新法在河西已经扎下了根。只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大秦就有希望。”
nbsp陈默站在一旁,看着商鞅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敬佩。他知道,商鞅为了变法,付出了很多。这些年,商鞅不仅制定新法,还亲自到各地巡查,督促官吏落实新法,解决百姓的难题。河西能有今天的景象,离不开商鞅的努力。
nbsp“商君,”陈默轻声道,“如今河西民生渐好,百姓们都在念您的好。方才在市集上,有百姓说,要是没有您,他们现在还在受魏人的苦呢。”
nbsp商鞅转过头,看着陈默,淡淡一笑:“百姓过得好,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新法的功劳,也是全体大秦百姓的功劳。只要百姓能拥护新法,好好耕织,好好当兵,大秦定能越来越强,总有一天,能一统天下,让天下的百姓都过上安稳日子。”
nbsp陈默用力点头,他相信商鞅的话。他看着商鞅重新拿起竹简,开始研究新的税律,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辅佐商鞅,为大秦的强大出一份力。
nbsp营帐外的风还在吹着,可营帐里却透着一股暖意。阳光透过营帐的缝隙照进来,落在竹简上,也落在商鞅的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光。陈默知道,有商鞅在,有新法在,河西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大秦的未来也会越来越光明。
nbsp而此时的市集上,周老三还在忙着给百姓称粟米,卖布匹的妇人还在热情地招呼客人,孩子们还在市集上跑着闹着。腊月的风渐渐柔和下来,阳光也越来越暖,整个河西城池,都沉浸在这安稳、祥和的氛围里,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诉说着变法带来的好日子。
喜欢。
第519集:粮价平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