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代风云五千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7集:仓监考核[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仓考成记

    nbsp咸阳城的暑气刚褪,渭水岸边的粮仓便迎来了一年中最肃穆的时节——仓监考成。主爵中尉府的使者带着青铜印信的考核文书,驰过驿道尘土,将考核令送抵关中各郡县粮仓。文书上“损耗率、赈济效率、仓房维护”三行朱字格外醒目,像三把标尺,悬在每个仓监的心头。

    nbsp栎阳县粮仓的仓监赵雍,晨起便领着役卒检查粮囤。他蹲下身,指尖拂过竹篾粮囤外层的桐油涂层,确认无裂缝后,才直起身道:“把东边那排粮囤的通风口再开大些,近日潮气重,别让粟米生霉。”役卒应着声去忙活,赵雍望着满仓整齐的粮囤,眉头却未舒展——他任栎阳仓监已三年,前两次考核虽都合格,却始终差着晋升的火候。今年主爵中尉府又加了“赈济台账需一一对应流民签字”的新要求,容不得半分差错。

    nbsp刚过巳时,粮仓外忽然传来马蹄声。赵雍迎出去,见是县尉带着十几个流民赶来,为首的老妇抱着饿得啼哭的孩童,颤声道:“赵仓监,城西乡遭了蝗灾,地里的粟苗全被啃光了,农户们实在没粮了。”赵雍立刻引着他们去赈济区,让役卒按“每户三口以下发两石,三口以上发三石”的规矩称量粮食,自己则蹲在案前,一笔一画记录流民姓名、籍贯与领粮数量。

    nbsp“赵监,这老妇家有五口人,按规矩该发三石,可她孙儿病着,能不能多给半石?”役卒小声问。赵雍抬头看了看老妇怀里气息微弱的孩子,又翻了翻赈济条例,眉头拧成结:“《仓律》规定赈济粮不得擅增,但若开了先例,往后难管。这样,你去取些麸皮来,让老妇带回去熬粥,也算多添些吃食。”老妇闻言,忙拉着孩子磕头谢恩,赵雍急忙扶起:“快起来,这是官府该做的。”

    nbsp县尉在旁看着,忍不住道:“赵监做事还是这般细致,去年陇西郡赈济时,我就听说你三天三夜没合眼,把上千户流民的账目理得清清楚楚,连主爵中尉府的人都夸你。”赵雍只是摆手:“赈济是救命的事,差一个字、错一粒粮,都可能出乱子,不敢马虎。”

    nbsp可考核的变数,总在不经意间出现。九月中旬,主爵中尉府的考核吏张平抵达栎阳粮仓。他身着黑色官服,面沉如水,刚入仓便直奔粮囤抽查:“随机抽三囤粟米,开囤过秤。”役卒们不敢怠慢,很快打开了靠近仓门的三囤粮食。

    nbsp过秤时,张平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这囤粟米,损耗竟有一成二?”赵雍心里一紧,急忙上前查看——那是上月刚收的新粮,按说晾晒充分、储存得当,损耗不该超一成。他蹲在粮囤角落,指尖拨开粟米,忽然摸到一片潮湿的草木,仔细一看,竟是防潮草木被鼠蚁啃咬出了个洞,潮气渗入导致部分粟米霉变。

    nbsp“按《仓律》,损耗超一成便要扣考成等级。”张平放下账本,语气严肃,“赵仓监,你这仓房维护,怕是过不了关。”赵雍额角冒了汗,却没辩解,只是躬身道:“是属下失职,没及时检查到防潮草木的破损。但这囤霉变的粟米,属下已单独封存,并未混入好粮,也没影响赈济。”

    nbsp他引着张平去看封存的霉变粮食,又拿出每日的粮温、湿度记录:“从发现霉变那日起,属下就加派了两人守夜防鼠蚁,还让役卒把所有粮囤的防潮草木都检查了一遍,后续再没出现问题。”张平翻看着记录,指尖在“九月初五,粮温十七度,湿度三成”的字迹上停顿片刻,没说话,只是把这些细节都记在了考核册上。

    nbsp接下

第497集:仓监考核[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