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集:军民共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卫鞅心中一沉,他意识到“军民共储”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可能忽略了部分贫困百姓的实际情况。他立即命人将王二的情况记录下来,并嘱咐当地官吏,对家中劳动力不足、收成不佳的百姓,可适当减免储备粮,或安排他们参与粮仓建设、粮食搬运等工作,以工钱抵缴储备粮。
nbsp同时,卫鞅还决定在各郡县设立“互助粮仓”,鼓励有余粮的百姓捐赠粮食,帮助贫困百姓度过难关。此举不仅解决了贫困百姓的燃眉之急,还进一步增强了百姓之间的凝聚力,让“粮食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
nbsp回到咸阳后,卫鞅将此次巡查的情况整理成竹简,呈给秦孝公。秦孝公看后,对卫鞅的做法十分赞赏,当即下令在全国推行“互助粮仓”制度,并要求各地官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储备粮缴纳政策,确保“军民共储”政策惠及每一位百姓。
nbsp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的粮仓日益充盈。第二年春天,关中地区遭遇旱灾,农田缺水,庄稼长势不佳。百姓们人心惶惶,担心再次遭遇饥荒。
nbsp此时,卫鞅下令打开各地粮仓,按照每户人口数量发放粮食,同时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引水灌溉农田。由于秦国储备粮充足,此次旱灾并未对百姓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反而让百姓们更加坚信“军民共储”政策的重要性。
nbsp在军队方面,军田的粮食产量逐年提升,不仅满足了军队的日常需求,还为边境驻军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公元前354年,魏国出兵攻打赵国,赵国向秦国求援。秦孝公决定出兵相助,卫鞅主动请缨,担任主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出征前,卫鞅来到军营的粮仓,看着满仓的粮食,对士兵们说:“如今粮仓充盈,粮草充足,我们定能大败魏军,为秦国争光!”士兵们士气高涨,纷纷表示愿意为国效力。
nbsp在战场上,秦国军队凭借充足的粮草供应,作战勇猛,屡战屡胜。魏军则因粮草短缺,士兵们饥肠辘辘,战斗力大减。最终,秦国军队大败魏军,不仅解了赵国之围,还夺取了魏国的河西之地,秦国的国力进一步增强。
nbsp战后,秦孝公在朝堂上对卫鞅大加赞赏:“‘军民共储之策,不仅充实了国家粮仓,还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安定了民心,实乃强国之良策!”满朝文武纷纷附和,再也无人质疑“军民共储”政策。
nbsp卫鞅站在朝堂上,望着秦孝公信任的目光,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军民共储”政策只是秦国变法的一部分,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他坚信,只要秦国军民齐心协力,重视粮食安全,秦国定能日益强大,最终实现统一六国的大业。
nbsp夕阳西下,卫鞅再次来到咸阳城外的粮仓。此时,粮仓的规模已比当初扩大了数倍,满仓的粮食在夕阳的映照下,散发着金色的光芒。远处,士兵们仍在军田上辛勤劳作,百姓们也忙着开垦新的土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nbsp卫鞅知道,这些粮食不仅是秦国的储备,更是秦国百姓的希望,是秦国军队的底气,是秦国走向强盛的基石。他相信,在“军民共储”政策的支撑下,秦国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一个令后世敬仰的强大王朝。
喜欢。
第489集:军民共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