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代风云五千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7集:道路维护[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这都是按‘秦律来的。律文里写得明明白白,驿道要宽丈五,乡道要宽丈二,哪怕是村里的小路,也要宽八尺,能过牛车。若是哪个县的路修得不好,县令都要受罚。”

    nbsp赵平看了看日头,起身向张工师和亭长告辞:“时候不早了,我得赶在日落前到西郡。”他翻身上马,李信也跟着跳上驿车。马蹄再次踏在平整的驿道上,赵平回头望去,张工师已经带着民夫开始填补坑洼,铁夯砸在地面上,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像是在为这条延伸向远方的秦道,敲打着坚实的节拍。

    nbsp驿车向西行驶,路边的青松渐渐多了起来,阳光透过枝叶洒在路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赵平想起去年夏天,他护送一位老臣去雍城,老臣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驿道,感叹道:“昔年秦穆公时,从咸阳到雍城要走十日,如今只需三日。道路通,则天下通啊。”

    nbsp那时赵平还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直到上个月,他亲眼看到西郡的粟米通过驿道运到咸阳,咸阳的铁器又通过驿道运到陇西,还有那些从楚国、齐国来的商人,坐着马车沿着驿道走进咸阳城,带来了南方的丝绸、东方的海盐。他才知道,这条平整的秦道,不仅是供人行走的路,更是串起天下的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行至傍晚,驿车来到一处渡口。渡口的桥是去年新修的石拱桥,桥面上刻着防滑的纹路,桥两侧的栏杆上还刻着“桥吏张”的名字——那是负责修建此桥的桥吏。赵平驱马走上桥,只见桥下的渭水缓缓流淌,远处的夕阳将天空染成了金红色,驿道在夕阳下延伸向远方,像是一条金色的带子,连接着秦国的每一座城、每一个乡。

    nbsp李信坐在驿车上,看着路边的界碑,突然问道:“赵大哥,你说咱们秦国的路,能修到海边吗?”

    nbsp赵平勒住马,望向东方:“会的。听说胶东郡的驿道已经修到了琅琊台,再过几年,说不定咱们就能沿着驿道,一直走到海边,看看大海是什么样子。”

    nbsp说话间,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西郡派来接文书的驿卒。那驿卒驱马来到近前,笑着道:“赵卒长来得正好,西郡的郡守还在等这份文书呢。如今这驿道,真是快得很,昨日咸阳发的文书,今日就能到。”

    nbsp赵平将文书交给对方,又叮嘱道:“路上小心,东边那段路刚补过,虽平整,但要注意避让商队。”

    nbsp驿卒点头应下,策马向东而去。赵平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夕阳里,又看了看脚下的秦道,突然觉得,这条路上的每一块青石板,每一次夯土,每一棵青松,都在诉说着秦国的故事——一个关于统一,关于通畅,关于天下归心的故事。

    nbsp夜幕渐渐降临,驿道两旁的青松上挂起了灯笼,那是道官为夜行的行人准备的。赵平和李信驱马向驿亭走去,远处的村庄里传来了犬吠声,还有妇人唤孩童回家的声音。赵平知道,再过几日,他又要沿着这条秦道,将西郡的文书送回咸阳,而这条平整的驿道,会像往常一样,载着他,载着文书,载着秦国的希望,一路向东,走向更远的地方。

    nbsp秦道无言,却见证着每一个日出日落,每一次车马往来。它像一条坚实的臂膀,将秦国的每一寸土地紧紧相拥,也像一条通畅的血脉,让天下的物资、文化、人心,都沿着它,汇聚向咸阳,汇聚向这个新生的大一统王朝。而那些为这条秦道付出汗水的民夫、工师、道官,还有奔波在道上的驿卒、商人、行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这条秦道的一部分,成为了秦国故事里,最坚实的注脚。

    nbsp当第一缕晨光再次洒在秦道上时,新的一天开始了。驿车再次出发,马蹄声再次响起,而这条被精心维护的秦道,也将继续承载着秦国的重量,向着更遥远的未来,延伸而去。它知道,只要这条路还在,秦国的统一就不会动摇,秦国的天下,就会永远通畅。

    喜欢。

第467集:道路维护[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