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代风云五千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1集:水利续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真的为了修渠,为了百姓。

    nbsp自此,工地上再也没人敢懈怠。工匠们精心测量坡度,确保水流顺畅;民夫们夯土时,每一层都要反复踩踏,直到用木棍戳不动才算合格。王翦更是每日奔波在各个工段,白天查看进度,夜里就在营帐里核对账目,常常只睡两个时辰。

    nbsp转眼到了秋收时节,关中东部的粮食丰收,朝廷调拨的粮草及时送到了工地。可就在这时,陈仓一带突然下起了暴雨,汧水水位暴涨,刚修好的一段渠堤被冲垮了十几丈。

    nbsp王翦赶到时,雨水混着泥沙顺着缺口往下流,几个民夫正试图用沙袋堵住缺口,却被水流冲得东倒西歪。他二话不说,脱下官服,跳进冰冷的水里,高声喊道:“都下来!把沙袋往缺口中间填!”

    nbsp民夫们见总监工都下了水,也纷纷跳进去,手挽手组成人墙,挡住湍急的水流。雨下了整整一夜,王翦在水里泡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清晨,缺口才被堵住。他上岸时,嘴唇冻得发紫,浑身的衣服都湿透了,却还不忘叮嘱工头:“赶紧加固渠堤,再在旁边挖一条泄洪沟,防止下次再出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民夫们看着他疲惫的身影,心里又敬又疼。有个老农端来一碗热姜汤,哽咽着说:“大人,您可得保重身子,这渠还得靠您呢!”

    nbsp王翦接过姜汤,一口喝下去,暖意顺着喉咙流进肚子里。他笑了笑:“放心,我死不了,还得看着汧渭渠通水呢!”

    nbsp日子一天天过去,汧渭渠渐渐成型。渠水从汧水引出,顺着地势蜿蜒向西,穿过郿县的坡地,一直延伸到陈仓。陈仓的水库也建成了,巨大的堤坝将水拦住,像一面镜子,映着蓝天白云。

    nbsp通水那日,南岸的百姓都来了。他们扶老携幼,站在渠边,等着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王翦站在渠闸旁,亲手拉动闸门。随着“嘎吱嘎吱”的声响,清澈的渠水顺着渠道流下去,像一条碧绿的绸带,流过干涸的田地,流过荒芜的山坡。

    nbsp农人们激动地跳进渠里,捧着水往脸上泼,嘴里喊着:“通水了!终于通水了!”有个老人跪在渠边,对着水流磕了三个头,泪水顺着皱纹往下流:“老天爷,咱老秦终于不用再靠天吃饭了!”

    nbsp通水后没多久,陈仓的水库也发挥了作用。几艘载着粮食的商船,顺着水库的水道,缓缓驶入渭水,再运往咸阳。船工们站在船头,笑着对岸边的人说:“以前从陈仓到咸阳,走陆路要半个月,现在走水运,三天就到了!这水库,真是修到了咱心坎里!”

    nbsp第二年春天,渭水南岸的二十万亩旱地全部种上了水稻。到了秋收时节,金黄色的稻穗压弯了稻秆,亩产达到了三石,比往年翻了一倍还多。农人们收割着水稻,脸上满是笑容,家家户户的粮仓都堆得满满的。

    nbsp嬴政听说后,亲自来到渭水南岸视察。他站在汧渭渠边,看着流淌的渠水,看着丰收的稻田,又看了看身边的王翦,满意地说:“王翦,你立了大功!这汧渭渠,不仅解了百姓的旱情,还为秦国添了粮仓,往后,秦国的粮食安全就更有保障了!”

    nbsp王翦躬身道:“这都是陛下的英明决策,是百姓们的辛苦付出,臣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nbsp嬴政笑了笑,放眼望去,远处的稻田里,农人们正在收割,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打闹,渠边的商船来来往往,一派繁荣景象。他知道,秦国的根基,正因这一条条水渠、一座座水库,变得越来越稳固,统一天下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nbsp几年后,秦国出兵攻打楚国,汧渭渠和陈仓水库输送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为秦军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而渭水南岸的百姓,也因为水利的发展,日子越过越红火,他们常常会指着汧渭渠,对孩子们说:“这是王大人修的渠,是咱老秦人的活命渠,也是秦国的强国渠!”

    nbsp汧渭渠的水,就这样流淌着,滋润着关中的土地,也见证着秦国一步步走向统一,走向辉煌。

    喜欢。

第451集:水利续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