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集:杂技盛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了新做的红袄,像朵刚开的石榴花。柳姑在她耳边说了句什么,她用力点了点头,小拳头攥得紧紧的。
nbsp34;开始吧。34;高台上的周大人挥了挥手。
nbsp李三胜深吸一口气,脚踩上钢丝的瞬间,整个御花园都静了。他像只展开翅膀的大鸟,一步,两步,绳索在脚下微微震颤。风从假山后面涌出来,掀起他的衣角,远处的亭台在视线里晃悠。
nbsp34;好!34;观礼台上爆发出喝彩。他看见皇帝身边的贵妃正捻着佛珠笑,手里的团扇遮住了半张脸。
nbsp走到绳索中段时,他突然单膝跪下。钢丝剧烈晃动,吓得几个宫女捂住了嘴。他朝望岳亭方向招了招手,丫儿像只灵巧的小猴子,顺着绳梯爬上望岳亭,踩着钢丝朝他走来。
nbsp34;爹!34;她的声音清脆,在风里打着旋。
nbsp李三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这段绳是他特意做的,比平时练的细了三成,承重力刚好够两个瘦子。丫儿每走一步,钢丝就发出细微的呻吟,像随时会断裂。
nbsp就在两人相距丈许时,一阵狂风突然卷过。丫儿身子一歪,手里的托盘直往下掉。李三胜猛地扑过去,在她坠绳的瞬间抓住了她的手腕。
nbsp整个御花园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着悬在半空的父女俩,父亲的手像铁钳一样攥着女儿,女儿的另一只手还紧紧抓着那三只白瓷碗。
nbsp34;把碗给我!34;李三胜的声音嘶哑。
nbsp丫儿哆嗦着递过碗。他用膝盖夹住钢丝,腾出一只手接住碗,手腕翻转间,三只碗已经稳稳顶在他的额头。然后他拽着丫儿,一步一步挪向摘星楼。
nbsp落地的那一刻,他的双腿像灌了铅,额头的碗却纹丝不动。皇帝拍着栏杆大笑:34;好!赏黄金百两,绸缎千匹!34;
nbsp丫儿扑进他怀里,小身子还在发抖,手里却紧紧攥着那朵没掉的绢花。
nbsp四、市井里的光
nbsp从宫里回来后,杂技班成了汴京城里的红人。瓦舍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连说书先生都把他们的故事编进了新书。
nbsp李三胜用赏银买了处小院,有三间正房,院子里能种花草。丫儿终于有了自己的床,不再睡稻草堆。他还请了个瘸腿的老秀才,教丫儿认字读书。
nbsp可他还是习惯每天去瓦舍。看赵矮子教新徒弟钻圈,看柳姑给顶碗的瓷碗描金边,看小豆子转碟时越来越稳的手腕。周老棍把赏银分了,每个人都添了新衣裳,连破庙里的稻草都换成了棉絮。
nbsp入秋那天,汴京城里来了个西域的杂技团。他们在大相国寺前搭台,演的34;走软索34;比李三胜的钢丝更惊险。看客们都跑去那边,瓦舍里顿时冷清了不少。
nbsp34;要不,咱们也练软索?34;赵矮子摸着被火燎过的下巴说。
nbsp李三胜望着空荡荡的台下,突然笑了:34;咱们有咱们的本事。34;
nbsp他让丫儿搬来笔墨,在纸上画了个新道具——在钢丝上搭个小台子,柳姑在台上顶碗,他在台下翻筋斗,赵矮子从中间钻圈。三个绝活融成一个,取名34;天地人和34;。
nbsp排练那天,整个瓦舍都透着股新鲜劲儿。柳姑站在半尺宽的台子上,十个碗转得像风火轮;李三胜在钢丝下腾挪跳跃,影子在地上画出灵动的弧线;赵矮子光着膀子钻过连环火圈,火星溅在他古铜色的皮肤上。
nbsp重新开演时,来看的人比西域杂技团还多。有个穿布衣的老汉看完,抹着眼泪说:34;这才是咱百姓的玩意儿,有血有肉的。34;
nbsp李三胜站在台上谢幕时,看见丫儿正趴在后台的栏杆上笑,辫子上的野菊花换成了真的桂花。风从瓦舍的破窗里钻进来,带着城外稻田的香气,也带着钢丝上的铁锈味。
nbsp五、绳上岁月
nbsp转眼又是十年。丫儿长成了大姑娘,不仅能在钢丝上跳舞,还学会了记账算钱。周老棍退了休,把班主的位置让给了李三胜。柳姑嫁给了赵矮子,他们的儿子小虎也开始学钻圈。
nbsp这年冬天来得早,第一场雪就下了半尺厚。李三胜踩着雪去看新搭的台子,钢丝上结了层薄冰,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nbsp34;爹,别演了吧,天太冷了。34;丫儿裹着棉袄追出来,手里捧着暖炉。
nbsp李三胜却已经踩上了钢丝。他的动作不如从前灵便了,膝盖在阴雨天会疼,眼睛也有些花。但脚下的钢丝像有了生命,带着他一步步向前。
nbsp34;你看,34;他朝台下喊,34;这绳上的日子,就像咱老百姓的日子,看着难,走顺了,也就稳了。34;
nbsp台下突然爆发出喝彩。原来是几个穿官服的人站在那里,为首的正是当年的周大人,如今已经须发斑白。他身后跟着个年轻太监,捧着个黄绸包裹的东西。
nbsp34;李师傅,皇上念你技艺精湛,特赐39;绳上仙39;牌匾一块。34;周大人的声音里带着笑意。
nbsp李三胜从钢丝上下来时,脚有些发飘。丫儿赶紧扶住他,眼里闪着泪光。他望着那块烫金的牌匾,突然想起刚学走钢丝的那年,师父说的话:34;这绳看着细,能撑起千钧力;这人看着弱,能走出万里路。34;
nbsp开春后,汴京城里多了个新景致。在最热闹的州桥边,总有个老人带着姑娘表演走钢丝。老人的动作沉稳如钟,姑娘的舞姿轻盈似蝶,钢丝在他们脚下像条流淌的河。
nbsp有外地来的商人问王二:34;这是什么绝技?34;
nbsp王二正忙着给客人倒茶汤,手往台上一指,笑得满脸褶子:34;这叫绳上春秋,演的是咱老百姓自己的日子。34;
nbsp夕阳把钢丝染成了金色。李三胜望着台下攒动的人头,突然觉得,这比宫里的赏银更金贵。因为这市井里的喝彩声,才是真正撑着他们走下去的绳。
喜欢。
第440集:杂技盛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