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代风云五千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7集:民间社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冤情可直诉郡守!今日我等便去府衙,辨明是非!34;

    nbsp郡守府外的石狮子前,李砚之将那首被踩脏的《渭水》诗稿高高举起:34;我师说过,天地之间,民为贵。王师傅为百姓铸农具,何罪之有?34;王铁山的小女儿抱着父亲打造的铜铃哭道:34;这铃是爹给我做的,说声音能传到渭水边;铜铃晃动着,清脆声响穿透了围观人群的嘈杂。

    nbsp突然,府衙大门34;吱呀34;洞开。郡守身着朝服走出,身后跟着被松了绑的王铁山。34;查清楚了。34;郡守环视众人,声音洪亮,34;中常侍府欲私造兵器,胁迫王师傅不从,便罗织罪名。现已将涉案人等收押,等候廷尉发落。34;他转向众人深深一揖,34;是本郡失察,让百姓受惊了。34;

    nbsp夕阳将人群的影子拉得很长。王铁山握着赵虎的手,铁打的汉子眼眶泛红:34;我那铁铺;赵虎拍他肩膀:34;弟兄们都在,明日就帮你重修。34;郑明礼笑着递给李砚之一卷竹简:34;你看,方才众人吟诵你的诗,连卖糖葫芦的老汉都续了两句——39;万家烟火里,共此一轮月39;。34;

    nbsp六、岁月留痕

    nbsp冬雪落满咸阳城时,西市的铁匠铺已重新开张。王铁山在新铸的犁铧上刻了行小字:34;民为邦本34;,旁边依然是咸阳铁行会的弯月徽记。来买农具的老农摸着犁铧笑道:34;这字好,比官府的告示实在。34;

    nbsp诗社的聚会挪到了暖阁里。李砚之正在誊抄新收集的民歌,其中有首《打铁谣》,唱的正是王铁山被抓那日的事。郑明礼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34;下月各郡行会要在咸阳集会,商议编一部《百工录》,你也去帮忙记录吧。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武社的演武场铺上了细沙,石敢当已能熟练使出34;毒蛇出洞34;的枪法。赵虎看着他和同伴们对练,腰间挂着的木牌上,34;义护乡邻34;四个大字被摩挲得发亮。有孩童跑来报信:34;赵社长,宫里来人了,说要请您去教羽林军枪法呢。34;赵虎笑道:34;告诉他们,我这里的规矩是——先学守礼,再学出枪。34;

    nbsp开春后,渭水岸边的柳枝抽出新芽。郑明礼带着弟子们踏青,见河畔多了座新修的石碑,上面刻着那日城隍庙前众人的诉求,落款是34;咸阳百姓共建34;。李砚之望着河水轻声道:34;先生,您说百年后,会有人记得咱们吗?34;

    nbsp郑明礼指着岸边忙碌的人群——王铁山带着工匠们修栈桥,赵虎指挥弟子们帮老农搬春耕的农具,远处传来孩童吟诵《渭水》诗的声音。34;你看,34;他笑道,34;这咸阳城的烟火气,就是最好的记载。34;

    nbsp暮色四合时,酒肆里又聚起了老熟人。王铁山带来新酿的酒,赵虎拎着刚买的卤味,李砚之则捧着抄好的民歌卷。窗外的灯笼亮起来,映着街上往来的行人。卖唱的歌女唱起新编的小调,歌词里有儒生的风骨,工匠的赤诚,武者的担当,还有那句被众人记住的话——

    nbsp34;万家烟火里,共此一轮月。34;

    nbsp月光穿过酒肆的窗棂,落在众人含笑的脸上。渭水汤汤,载着这咸阳城的风华,流向更远的岁月里。

    喜欢。

第437集:民间社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