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集:养老之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第一场雪落时,陈平在养老堂的火塘边摆了七张矮桌。各县选送的34;孝亲典范34;正围坐着,其中有给公公喂饭的新妇,有背着盲母行医的郎中,还有个十二岁的少年,每日步行十里给守城的祖父送热汤。
nbsp34;诸位可知,34;陈平往火里添了块松节,火星溅在青砖地上,34;去年冬天,南郑县有户人家,儿子为给老父求药,在秦岭里走了三日三夜;
nbsp话未说完,角落里传来啜泣声。是个叫赵六的脚夫,黝黑的脸上满是风霜:34;陈里正,我......我对不起俺娘。34;他从怀里掏出封揉皱的家书,墨迹被泪水洇得发蓝,34;俺娘上月没了,临终前还惦记着我在外冷不冷;
nbsp火塘里的柴噼啪作响,映着众人沉默的脸。陈平想起昨日去赵六家吊唁,看见墙上贴着官府发的34;敬老奖状34;,旁边挂着双纳好的棉鞋,鞋底绣着个歪歪扭扭的34;福34;字。
nbsp34;赵兄弟,34;给盲母行医的郎中递过碗热酒,34;你每月往家捎的药,你娘都仔细收着,说要留着给你将来的孩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正说着,门被撞开了。是安陀带着两个胡商,捧着个铜炉闯进来,炉里的炭火正旺:34;我听老李头说你们在议事,这是西域的暖炉,比秦地的火塘更聚热。34;他看见赵六通红的眼,忽然从怀里掏出个木雕,34;这是我家乡的39;思亲鸟39;,挂在床头,就像亲人在说话。34;
nbsp赵六接过木雕的手在发抖。那鸟儿翅膀上刻着串看不懂的文字,却让他想起娘总爱在村口槐树下等他,风把她的白发吹得像团雪。
nbsp四、新堂与旧物
nbsp开春时,官府在城外动工建新养老堂。奠基那日,陈平带着堂里的老人去看热闹。周翁拄着新藜杖,脚步比往常轻快,他总念叨着新堂的暖炕,说要在上面给孩子们讲长平之战的故事。
nbsp34;陈里正,你看那梁木!34;老李头指着工匠们抬的楠木,34;比老堂的柱子粗三倍,够咱们住到九十九!34;
nbsp陈平望着夯土的少年们,他们额头上的汗珠砸在地上,晕开小小的土花。他忽然看见个熟悉的身影——是赵六,正扛着石料往脚手架上爬,脊梁骨挺得像根标枪。前日这汉子找到里正,说要把官府给的孝亲奖励全捐出来,给新堂添个药庐。
nbsp新堂落成那日,咸阳城的老人都来了。周翁被扶到正厅,看见墙上挂着幅《百老图》,画里有他种的秋菊,有赵六娘绣的棉鞋,还有安陀送的34;思亲鸟34;。县尉亲自揭下匾额,34;颐年堂34;三个大字在阳光下闪着光。
nbsp34;诸位老丈,34;县尉的声音格外洪亮,34;商君曾言39;国之老少,犹树之根叶39;。如今秦地的根扎得深,叶自然茂。34;他指向院外的驰道,那里正有马车驶来,34;这是从蜀地运来的荔枝,让老人们尝尝鲜。34;
nbsp周翁咬了口荔枝,甜汁顺着嘴角往下淌。他忽然拉过陈平的手,往他掌心塞了样东西——是那双纳了一半的布鞋,如今已绣上了完整的云纹。34;给老李头的,34;老人笑得露出没牙的牙床,34;新堂的地面滑,软和鞋不崴脚。34;
nbsp夕阳西下时,陈平站在新堂的台阶上,望着老人们在院里散步。周翁正教安陀打秦地的太极,赵六背着个老婆婆往药庐走,那是他新认的干娘,无儿无女住在旧堂。远处的驰道上,还有马车在赶来,车帘里露出个虎头虎脑的孩子,手里举着给祖父的麦芽糖。
nbsp晚风拂过新栽的梧桐,叶子沙沙作响,像无数双苍老的手在轻轻拍掌。陈平忽然明白,秦国的强大从来不止于铁骑与律法,更在于这暮色里的温暖——让每个弯腰的背影,都能被后辈扶起;让每声苍老的咳嗽,都能被春风抚平。就像这新落成的颐年堂,墙是新的,梁是新的,可里面的笑声,却和千百年前一样,醇厚得像坛老秦酒,温着岁月,暖着人心。
喜欢。
第430集:养老之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