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集:法治深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https://m.3344xsla.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34;汉子气鼓鼓地拍着大腿,34;去年俺们辛苦修了水渠,今年他倒好,坐享其成!34;
nbsp当晚,张苍带着文吏们挨家挨户走访。在一户茅草屋里,他们看见个瞎眼老妪正摸着竹简上的刻痕,嘴里念叨着:34;儿啊,你在边关打仗,娘替你记着田租呢;文吏要帮她读,老妪却摆摆手:34;不用,俺认得39;租39;字,也认得39;亩39;字,就是不知道这数对不对。34;
nbsp张苍的心猛地一沉。他想起咸阳的学堂里,孩子们都在诵读律法,可偏远郡县的百姓,连自家田契上的字都认不全。回程的路上,他让文吏在车壁上刻下新的条目:34;凡租佃土地,需立文书,明确租额与年限34;,34;官吏需每季度下乡宣讲律法,教民识字34;。
nbsp回到咸阳时,已是初冬。廷尉府的庭院里落满了梧桐叶,张苍将装满竹简的箱子一一打开,里面不仅有各地的案情记录,还有百姓画的简易地图——哪里有集市纠纷,哪里有宗族械斗,都用朱砂标记得清清楚楚。
nbsp朝会上,他将修订的律法草案呈给秦王。竹简展开时,阳光透过朝堂的窗棂照在34;利不得过什一34;、34;匠人佣工需日结工钱34;等新条目上。有老臣皱眉:34;古法哪有这些?恐生民变。34;
nbsp张苍却叩首道:34;商君变法时,亦遭非议。可如今秦国疆域日广,百姓成分日杂,律法若不变通,何以统摄万民?34;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殿中诸臣,34;臣在陈郡见一老妪,虽目盲却知律法可敬;在临淄见胡商,虽言语不通却知公道可求。此乃秦律之根基也。34;
nbsp秦王沉吟片刻,拿起朱笔在草案上圈定:34;准奏。令各郡县刻石公布,教民知晓。34;
nbsp次年开春,咸阳城的南门竖起了新的律法石碑。百姓们围着石碑指指点点,有识字的人高声朗读:34;借贷年利不得超过十分之一34;,34;邻里纠纷先由里正调解,不服者再告官34;。卖肉的屠户王二拍着大腿笑:34;这下好了,再也不怕赖账的!34;
nbsp张苍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忽闻身后有人唤他。回头见是去年那个被绑架的绸缎商赵通,正带着儿子来谢他。34;多亏新律规定,绑匪家属若能劝降,可减罪三等。34;赵通作揖道,34;犬子当时偷偷报官,按旧律是要连坐的,新律却说首告者无罪。34;
nbsp夕阳西下时,张苍沿着渭水漫步。岸边的工匠们正在打造新的量器,上面刻着统一的刻度;学童们背着书包走过,嘴里念着新颁布的《教民篇》;远处的驿站里,胡商正与秦吏按着新律签订契约。他忽然明白,所谓法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像这渭水一般,在奔流中不断接纳新的支流,最终汇成滋养万民的江河。
nbsp夜色渐浓,廷尉府的灯又亮了起来。案上的竹简换了新的,上面写着:34;凡新归附百姓,可保留原有习俗,唯需遵守秦律大纲34;。张苍提起笔,在末尾添了一句:34;法者,治之端也;民者,国之本也。34;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他鬓角新添的白发上,也照亮了竹简上那行刚劲的字迹。
喜欢。
第412集:法治深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